作者简介
檀上宽,1950年出生于神户。京都大学文学部卒业,文学博士学位。京都女子大学教授。专攻中国近世史,著有《明太祖朱元璋》《明朝专制支配史的构造》以及《东亚海洋圈历史的研究》(合编)。
本书的目的不是强调永乐帝如何夺回政权和重新评价他的政绩,而是通过中国传统理论观察他采取的系列政策,重新分析他在中国史上的地位。永乐帝确立的体制,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东亚各国奠定了“近代”以前的社会基础。不论该制度好坏与否,一直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各国在那个时代,形成了以明朝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所有行动也被束缚在该秩序内。
——檀上宽
看过不少描写永乐帝的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评价。永乐帝在明朝历史上到位置是非常独特,以“清君侧”为名出师,终登大统。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朱元璋留给继任者的是一个“死扣”,朱允文再厉害也无法和分封的皇叔们相比,就算朱棣不反也会有其他皇叔与之相争。本书用简单的...
评分去年底,社科文獻甲骨文一口氣推出了幾本日本學者的中國史譯叢,主題有《西太后》、《中國通史》、《倭寇》、杉山正明的《蒙古帝國的興亡》跟這本檀上寬的《永樂帝》。本書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作者把寫作重心放在傳主本身對於“華夷秩序”的再建立,是個有趣的觀察。 眾所周知...
评分所谓元明革命(更替),首先从表象上看,明朝推翻元朝是汉民族对蒙古统治的反抗,明朝的建立是汉族国家的复兴。但是实质上这种表象化的解释是对“中华”概念的误解,进一步讲是将“中华”等同于汉民族。且不论“汉民族”这个概念是二十世纪初梁启超梁大人的发明,即使在元明时...
评分 评分如作者《后记》自言,本书“尝试问题设定的叙述方式,深入刻画永乐帝人物特点,解析明初政治史”(p.275)。作者认为明初政治是在天命和华夷思想构成的中华思想基础上展开的。建文“德治”,拗不过洪武顺从中国社会体制性归结下儒家思想统治的法治化。靖难之役,建文的失利与永...
在作者看来,“篡位与杀戮”,构成了后世回看朱棣“冷酷宿命”的基调.外人常常很难理解,华夏执政者为维护其合法性所表现的过度敏感,及采取的不择手段.即使坐拥五湖四海,任何一股动摇统治的暗流,均会引起“仁治”者之丧心病狂.这点在政权更迭都会到达心碎的巅峰,明清新又甚.
评分修行9th,我心目中中国历史第一变态杀人狂的故事,比起同丛书西太后差了很多,副标题华夷秩序指的是中华内部秩序和与外邦相处的秩序,前者是推翻浙东学派影响,重新构建防御体系,提升宦官在朝政中地位等;后者是努力营造万国来朝局面,作者对永乐帝几件大事,比如永乐大典,五征蒙古,郑和西洋与征服安南评价都不高【和我一模一样的
评分史料上没有太新鲜的,视角上强调了永乐帝的所有行为都在重新铸造华夷之辨的秩序。
评分恢复华夷秩序的威光,逃避篡位之恶的内心谴责,是永乐帝一生行为动机的一体两面,因此他开创的时代总是辉煌宏大与沉郁阴暗并存,并随着他的离世而迅速终结。
评分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