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檀上宽,1950年出生于神户。京都大学文学部卒业,文学博士学位。京都女子大学教授。专攻中国近世史,著有《明太祖朱元璋》《明朝专制支配史的构造》以及《东亚海洋圈历史的研究》(合编)。
本书的目的不是强调永乐帝如何夺回政权和重新评价他的政绩,而是通过中国传统理论观察他采取的系列政策,重新分析他在中国史上的地位。永乐帝确立的体制,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东亚各国奠定了“近代”以前的社会基础。不论该制度好坏与否,一直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各国在那个时代,形成了以明朝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所有行动也被束缚在该秩序内。
——檀上宽
本书的写作参考了许多先行研究,但由于本书的性质所限,不可能将所有的研究都收罗介绍。因此此处在必要最小的范围内,有限地列举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研究。 Ⅰ 永乐帝的传记及与他相关的专著 1.寺田隆信『永楽帝』、人物往来社、一九六六年。のち一九九七年に中公文庫として再版...
评分《永乐帝——华夷秩序的完成》(王晓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初版于1997年,据作者檀上宽所述,此书是他在写朱元璋传记的时候萌生的想法。也即他所说的明初体制是过了朱元璋-朱允炆-朱棣这三人而确立,由此可知,这本书的关怀迈出了传记的范围,关注的是更...
评分本书的写作参考了许多先行研究,但由于本书的性质所限,不可能将所有的研究都收罗介绍。因此此处在必要最小的范围内,有限地列举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研究。 Ⅰ 永乐帝的传记及与他相关的专著 1.寺田隆信『永楽帝』、人物往来社、一九六六年。のち一九九七年に中公文庫として再版...
评分如作者《后记》自言,本书“尝试问题设定的叙述方式,深入刻画永乐帝人物特点,解析明初政治史”(p.275)。作者认为明初政治是在天命和华夷思想构成的中华思想基础上展开的。建文“德治”,拗不过洪武顺从中国社会体制性归结下儒家思想统治的法治化。靖难之役,建文的失利与永...
评分所谓元明革命(更替),首先从表象上看,明朝推翻元朝是汉民族对蒙古统治的反抗,明朝的建立是汉族国家的复兴。但是实质上这种表象化的解释是对“中华”概念的误解,进一步讲是将“中华”等同于汉民族。且不论“汉民族”这个概念是二十世纪初梁启超梁大人的发明,即使在元明时...
开始以为自己不会喜欢这本书,但读后觉得还可以。
评分恢复华夷秩序的威光,逃避篡位之恶的内心谴责,是永乐帝一生行为动机的一体两面,因此他开创的时代总是辉煌宏大与沉郁阴暗并存,并随着他的离世而迅速终结。
评分华夷一家理念下的秩序变迁,作者少作,点到为止
评分围绕“秩序”来讨论永乐帝,这个切口很微妙。其微妙不仅在于对中国式秩序的描述,也体现了日本史学家对东亚秩序的特别关注。
评分简要介绍永乐皇帝的人生,不过在作者看来或许是元代帝国雄心的延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