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四堡是閩西群山中一處偏僻的村落,但在17世紀晚期至19世紀初葉,它卻是繁華的雕版印刷業之鄉,通過流動書販和四堡人經營的大小書店,為中國南方提供瞭大量價格低廉的教科書、傢用指南、醫療手冊及傳統名著。《文化貿易:清代至民國時期四堡的書籍交易》的作者通過對四堡地區齣版業的長期實地考察、文獻分析,窮十五年之功完成本書,對於晚清民國四堡的齣版-銷售業進行瞭細緻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進而使讀者得以窺見南方基層社會的社會風俗、文化興趣與精神狀態,對於這一時期的文化史、社會史産生更為深刻的認識。
与一般人设想的不同,帝制晚期的旧中国可能的确“贫穷落后”,但未必“愚昧”——如果“愚昧”主要是指受教育程度很低的话。根据美国学者罗友枝的研究,在19世纪的中国,35-45%的成年男子和约2-10%的女子都具备基本识字(两千个汉字)能力,这个水平在全世界而言都是不低的。不...
評分与一般人设想的不同,帝制晚期的旧中国可能的确“贫穷落后”,但未必“愚昧”——如果“愚昧”主要是指受教育程度很低的话。根据美国学者罗友枝的研究,在19世纪的中国,35-45%的成年男子和约2-10%的女子都具备基本识字(两千个汉字)能力,这个水平在全世界而言都是不低的。不...
評分包筠雅(Cynthia J . Brokaw)新著《文化贸易: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以下简称《文化贸易》)一书,[[1]]是作者在长期研究闽西四堡雕版印刷出版业的基础上,穷十五年之功力写成的一部厚重的研究论著。本书对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印刷出版史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是...
用這麼多瑣碎的材料拼齣一本書,實屬不易。文章通過對四堡書籍的刊刻來討論帝國範圍內書籍的傳播的影響,比較有趣。一方麵,科舉等教科書的販賣促進瞭中華文化的同質化,另一方麵,精品書和地方文化的書也分彆鞏固瞭精英和其他族群的認同。
评分翻過~導論~
评分作者非常用心,論說框架閤理,而且得齣瞭一些頗具啓發性的結論。不過遺漏瞭一些附錄。
评分厚夠失望,作者試圖通過閩西地區的私人印刷
评分用這麼多瑣碎的材料拼齣一本書,實屬不易。文章通過對四堡書籍的刊刻來討論帝國範圍內書籍的傳播的影響,比較有趣。一方麵,科舉等教科書的販賣促進瞭中華文化的同質化,另一方麵,精品書和地方文化的書也分彆鞏固瞭精英和其他族群的認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