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里尔克 小说 外国文学 德语文学 文学 奥地利 奥地利文学 诗歌
发表于2025-04-17
布里格手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布里格手记》是中国大陆从德文原文直译的完整版(包括未出版的完整手稿),旧译《马尔特手记》。
《布里格手记》是诗人里尔克平生创作到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创作历时六年,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由71节看似各自独立的片段式随想拼缀而成。本书主人公是28岁的丹麦破落贵族布里格,他浪 迹巴黎,写下七十一篇札记。手记可粗略分为三大部分 :布里格的巴黎印象、童年回忆,他对认知、写作、时间、存在和历史的反思。
《布里格手记》的很多片段直接取自里尔克的书信和日记。在里尔克的原始手稿中,首末两节分别存在其他版本。这些原始材料国内至今还没有译本,因此,在中文版里,这些珍贵的材料也会补充到正文之后。
*作者: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奥地利诗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德语韵律诗人,被奥登称为“十七世纪以来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有《秋日》、《豹》,长诗《杜伊诺哀歌》。里尔克除了创作德语诗歌外,还撰写小说、剧本以及一些杂文和法语诗歌,其书信集也是里尔克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里尔克对19世纪末的诗歌体裁和风格以及欧洲颓废派文学都有深厚的影响。
*译者:陈早,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2009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旁听,2009-2012在上外德语系攻读硕士学位,2012至今,在上外德语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卫茂平教授),专研里尔克,现在德国波鸿大学交流。
里爾克是天才。大段大段被標識出來的段落,太多出人意料的想法。把小說寫成詩,關於生死、愛和被愛。
评分大部分时间是震惊、惊艳、启示的。 有几个瞬间自我会突然刻薄: 这根本没情节算什么小说? 但紧接着就会回答自己: 即使《圣经》里有一个错别字少个几十页也不能影响《圣经》成为《圣经》 因为对比诗性跳跃的小说,情节似乎是为愚蠢的没有想象力和深刻生命经验的读者准备的。 对于少有的启示类的思想成果,望着眼前这本书背后竟然操着神的口音、其语言系统及整个神经官能组织都非同寻常的、不遗余力地将真理、伟大的爱(而非被爱)无偿翻译给后代的里尔克,除了动情,我不能举动。 规则是为人类指定的 天才不算。 卡夫卡不算,里尔克不算—— 我指那些生理结构(大脑)绝对异于常人的天才。这个意义上的作家也并不多。无疑敏感的的作家不少,但大多是狭隘的,与宗教过近或过远的,以上两位距离正好。 最重要的:但愿我可以写完这篇论文!!!
评分正式出版的新书《布里格手记》,页221注释2的“1936年”应改为“1925年”。 译者笔误加编辑失误未看出来,在此更正,并向读者表示歉意。
评分还原较多诗意的译本。之前译本转译不是问题,问题都是稀释式的翻译。
评分正式出版的新书《布里格手记》,页221注释2的“1936年”应改为“1925年”。 译者笔误加编辑失误未看出来,在此更正,并向读者表示歉意。
我一直觉得翻译诗歌是费力不讨好的活计,现在来看这小说(或者手记)的汉译更是如此。 不懂德语,也不可能看原著或者英译。 那么,我不推荐这本从英译再转译的书。 80页以后或许有精彩之处,但我木有能力继续下去。毫无共鸣或者美感。 我不大认同这是小说,这更像一本素材手册...
评分读完第三遍《马尔特手记》,我得了胆囊炎。两者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至多是精神愉悦与肉体痛苦的偶然冲撞,读书人难免的不幸。 一个胆囊炎患者的行走是件要命的事情。右腿动一下,肚子里就牵扯出一条线状的痛,线的一头攀住肋骨,另一头凌厉地坠向地面,天经地义...
评分丹麦男孩马尔特生长在贵族之家,祖父是老侍从官,外祖父是位元帅,到父亲这里虽然没落了,但是依然维持着体面。继承了母亲“西碧尔女伯爵”敏感怯懦的禀赋,马尔特从小就是一个胆小的孩子,对于他而言,周围的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恐惧: “因为害怕我的毛毯边缘突出的细细羊...
评分游吟诗人是欧洲一个古老的职业,其浪漫神秘的形象频繁地见诸欧洲的文艺作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威尔第的歌剧《游吟诗人》。曾几何时,这一特殊的人群游走于列国之间,演唱自己创作的诗歌和歌曲,表演民间史诗,在他们赞美着爱情,讽谕世象百态,让人们亦悲亦喜的同时,其实也是...
评分那踏着巴黎薄雾中荒唐的景色,那满是针头的房间,那满脸冷笑的陌生人,那个佝偻病态的文明人,那一句“我人生的每一条航向都标记在了错误的地方”,都像是一道道疤痕让这本书显得瘦骨嶙峋、饱经沧桑。不管别人是怎么解读最后的离家者的故事,我一直觉得那是为了自由痛苦的挣扎...
布里格手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