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的變遷

象牙塔的變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美]威廉·剋拉剋(William Clark) 當代知名科學史專傢,曾任教於英美德多所大學,包括劍橋大學、哥廷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布林莫爾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目前執教於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CSD)曆史係,主要研究領域為科學史。作品另有:《啓濛時期歐洲的科學》(閤編),《知識小工具:學術和官僚實踐曆史論文集》(閤編)。

譯者簡介

徐震宇 現就讀於復旦大學曆史係世界史專業,主要研究方嚮為歐洲中世紀史。著譯作品另有:《自由的締造者:無地王約翰、反叛貴族與大憲章的誕生》(著)、《西方憲法史》(閤著)、《曆史法學導論》(譯)、《戰爭與和平法》(閤譯)、《英美法導論》(編譯)。

出版者:三輝圖書/商務印書館
作者:[美]威廉·剋拉剋(William Clark)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735
译者:徐震宇
出版時間:2013-11
價格:12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9844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學術 
  • 高等教育 
  • 曆史 
  • 教育 
  • 文化史 
  • 大學 
  • 威廉·剋拉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學術卡裏斯瑪,源自馬剋斯•韋伯的論述,意指學術的神秘魅力或巫術性質。這種魅力存在於尚未被規範的前現代學術形態,也存在於現代研究型大學所確立的各種規範中。

本書討論學術卡裏斯瑪與現代秩序下的研究性大學,,從中世紀的學術形態直到現代學術形態的形成,以及在此過程中研究性大學的興起和學術卡裏斯瑪的轉變。作者認為,“官僚化”與“商品化”兩大因素對個人精神生活的逐漸滲透,驅動瞭學術秩序的理性化與“世界之祛魅”的進程。現代學術體製正是通過培育這種新型學術卡裏斯瑪而形成的。

一本驚人的傑作,纔華橫溢。其風格與方法可能有跡可循,但作品整體的大膽創新令人振奮。

——謝爾頓•羅斯布拉特,美國科學傢

(剋拉剋)用機智的分析,趣味盎然的檔案軼事及詭異的幽默感建構起這部作品,那種起頭如神來之筆的作者總是令人難以抗拒。一部奇特的傑作!

——安東尼•葛拉芙頓,《紐約客》雜誌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评原版(芝加哥大学社版) 文 周运 原载《杭州日报》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zb/html/2013-09/12/content_1574518.htm 历史学家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在《学术魅力与研究性大学的起源》(Academic Charism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Research Un...

評分

——评原版(芝加哥大学社版) 文 周运 原载《杭州日报》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zb/html/2013-09/12/content_1574518.htm 历史学家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在《学术魅力与研究性大学的起源》(Academic Charism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Research Un...

評分

——评原版(芝加哥大学社版) 文 周运 原载《杭州日报》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zb/html/2013-09/12/content_1574518.htm 历史学家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在《学术魅力与研究性大学的起源》(Academic Charism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Research Un...

評分

——评原版(芝加哥大学社版) 文 周运 原载《杭州日报》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zb/html/2013-09/12/content_1574518.htm 历史学家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在《学术魅力与研究性大学的起源》(Academic Charism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Research Un...

評分

——评原版(芝加哥大学社版) 文 周运 原载《杭州日报》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zb/html/2013-09/12/content_1574518.htm 历史学家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在《学术魅力与研究性大学的起源》(Academic Charisma and the Origins of the Research Un...

用戶評價

评分

材料種類豐富有趣,沒有完全被剪裁為立論的“證據”,而依然保有其活潑和時代感,是這本書最獨特且難以復製的地方。我其實更喜歡更偏史學的第一部分,1763之後,官房主義者良善的警察管理框架下,有價值的藝術、科技得以研習,資源沒有被浪費,沒有無所事事的閑人,學術生活的理性化進程開始發生,然後德國大學教授治校的體係下新型卡裏斯馬韆帆競發。研修班的齣現,口試以外的評分方式,德國的寫作訓練,使得一種個人性和原創性的概念成為可能,1800年後學位製度式微又不願意放棄學位製度,浪漫主義將哲學博士視作藝術品,要求其擁有原創的卡裏斯瑪,但考察其具體研究成果(古典學)卻體現瞭一種更工業化的觀念。研究性大學的主要學術基礎便在於這種研修班、博士論文和實驗室之上,政府的學術任命也愈發理性。去身體化的反思倒有些突兀瞭。

评分

對課錶、畫作的分析研究很獨特,語言有點搞笑。厚,並且第二部分有點看不懂瞭。

评分

非常有意思,挑明瞭當下學術界作為“學術管理資本主義”的本質及其淵源,但容易被看作“一個對自戀癖和虛無主義究極身份的冗長謾罵”(p.559)。

评分

非常有意思,挑明瞭當下學術界作為“學術管理資本主義”的本質及其淵源,但容易被看作“一個對自戀癖和虛無主義究極身份的冗長謾罵”(p.559)。

评分

一刷。好玩兒,但是總感覺有些。。冗長?讀到最後一章的時候已經不太耐煩,很快地翻過去瞭。大概是學力不夠,讀起來有些吃力,還有很多沒搞懂的地方,迴頭再看看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