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飞,河北肃宁人,1973年出生,2005年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基督教哲学、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等。著有《麦芒上的圣言》(2001)、《自杀与美好生活》(2007)、《自杀作为中国问题》(2007)、《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2009);译有《苏格拉底的申辩》(译疏,2007)、《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三卷,2009)。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吴飞
出品人:
页数:5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3-2
价格:5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3191
丛书系列:三联文史新论
图书标签:
  • 吴飞 
  • 奥古斯丁 
  • 哲学 
  • 基督教 
  • 神学 
  • 政治哲学 
  • 思想史 
  • 宗教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将奥古斯丁及其《上帝之城》置于西方思想史的古今变化的脉络里,从多个层面——“心灵秩序”、“原罪”、“历史”、“末日”等——对这部浩繁的巨著进行了梳理与阐释,并对奥古斯丁写作本书的历史背景和心理动因,以及他对后世的广泛影响与后人对他的挑战和批判,做了相应的陈述和分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吴飞老师对奥古斯丁的研究是深入深刻的,给人以巨大启发。这样一种学者风范和学者精神,实在令人佩服。可是讽刺的是,作为吴老师深入研究对象的奥古斯丁却并没有成为吴老师的精神偶像,甚至吴老师还说“这座大厦的确宏伟高峻,令人心驰神往,但缺乏...  

评分

一篇上课作业(讨论稿/演讲稿),因为参考了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所以就备份在这里了。 摘要:由于恶的存在与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构成矛盾,历代神哲学家力图解决恶的问题,创立“神正论”,对恶追本溯源。以《创世纪》的记载为文本基础,我认为恶来源于人类自由选择后形成的原...

评分

一篇上课作业(讨论稿/演讲稿),因为参考了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所以就备份在这里了。 摘要:由于恶的存在与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构成矛盾,历代神哲学家力图解决恶的问题,创立“神正论”,对恶追本溯源。以《创世纪》的记载为文本基础,我认为恶来源于人类自由选择后形成的原...

评分

一篇上课作业(讨论稿/演讲稿),因为参考了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所以就备份在这里了。 摘要:由于恶的存在与上帝的全知全能全善构成矛盾,历代神哲学家力图解决恶的问题,创立“神正论”,对恶追本溯源。以《创世纪》的记载为文本基础,我认为恶来源于人类自由选择后形成的原...

评分

读《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吴飞老师对奥古斯丁的研究是深入深刻的,给人以巨大启发。这样一种学者风范和学者精神,实在令人佩服。可是讽刺的是,作为吴老师深入研究对象的奥古斯丁却并没有成为吴老师的精神偶像,甚至吴老师还说“这座大厦的确宏伟高峻,令人心驰神往,但缺乏...  

用户评价

评分

诠释《上帝之城》的心灵-历史:奥古斯丁对古典文明之杀父娶母【2】;尤西比乌《编年史》和奥罗修斯的《历史》;Marrou解释末日为永恒的上帝与世界历史的关系。“他并不认为两座城真的有个时间上的终结,因为地上之城的终极恶和上帝之城的终极善,都内在地存在于两座城的历史当中。” 【437 】 “以理性控制情感,本来是古代哲学家们追求和尽可能践行的生活境界,奥古斯丁却连自然的本能都否定了,...人们从此生活在一个没有真正的自然、命运、偶然、德性、悲剧性的世界中。所有的关系都变成了自我与更深的自我的关系。”【497】“心灵-历史”的框架甚至在当代西方都无法被撼动(哈姆雷特的心灵世界);最后:“现代的中国人...或许还有一点微茫的希望,因为我们中的许多人还没有参与这个罪行。”【509】有洞察,但线条粗糙。

评分

这部书,吴飞梳理了奥古斯丁如何在继承了西方古典的基础上终极了希腊罗马所代表的古典历史。其中最重要的观念就是心灵秩序,转变了以希腊罗马的外在德性,转向对内在德性的探求。不过,我总觉得吴飞的观点受沃格林等人关于诺斯替教派的影响。即通过灵性世界否定现实社会,这种否定其实根植于基督教内部,也根植于苏格拉底学说之中,这条思想的暗线到近代以来复兴,否定了传统的古典政治文明,通过理性(灵性)重构现代世界。但问题在于,奥古斯丁的书这么难读,世界真是由这么难读的书改变的吗?换个角度,也许奥古斯丁与苏格拉底一样,是将对于尘世的否定植入了西方历史之中,总会在后世不断发作而已。

评分

簡單的看了前言結語。大致上就是說了奧古斯丁怎麼“弒父娶母”,也就是“毀了羅馬文明,吸收了希臘文化”,“因為他的上帝之城學說,使人們不再迷戀羅馬這個永恆之城,最終捨棄了帝國”。這個評論似乎成理,但我對照中世紀之後的人們追逐著復興羅馬的偉業,似乎又感到迷惑。但丁的《論世界帝國》的出現,至少證明天上之國固然重要,但地上之國也是可以追求的。

评分

咦,我昨天明明是想标读过的啊。

评分

我还是觉得所谓心灵秩序的问题,核心所在是一神教中以线性历史为限度展开的存在论理解结构,落实到奥古斯丁这里未免有些晚了。还是一向的风格,飞哥对于历史叙事的线索梳理得非常清楚,文本解读着重于大脉络的把握,细节处理主要关注作者对事实性问题的理解,但理论刻画相对糙一些,全书的讨论密度也比较低,后面这两点上我觉得斯一老师作为优秀的学生,做得其实要比飞哥这个优秀的老师更出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