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迪克特(1887—1948) 美国民族学家、女诗人。本尼迪克特是美国人类历史学派开创人博厄斯的学生,也是其学术继承人。她19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从1936年起代理哥大人类学系主任。她与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一起,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形成博厄斯学派的一个支派,即“心理学派”或“民族心理学派”、“种族心理学派”。她的代表作是《文化模式》(1934)和《菊与刀》(1946)。《菊与刀》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
陆 征 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后赴美深造,获得密歇根大学的信息学硕士学位。现任职于旧金山大学图书馆,从事数字化图书馆的工作。
《译林人文精选:菊与刀》中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两种颇具象征意义的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历史事件入手分析了日本社会的等级、习俗、教育等,力图透析日本,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
菊与刀这本书是一篇关于日本人的报告,但这里并不想讨论日本的民族性和国民性问题,本文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本尼迪克特分析日本民族的方法。 本尼迪克特从没未去过日本,也不懂日语,更没有接触过正常生活状态下的日本人。她只凭借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写的游记﹑日本自己的文...
评分Classics are meant to be read. Although reading is a very subjective matter in its essence, it is always safer to go with classics--at least, that would earn you some reputation over the dinner table. Japan has a fascinating culture and we Chinese take sp...
评分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提起了解日本,肯定就会有人推荐《菊与刀》,并且他还说不定会绘声绘色的说,这本书是一位美国专家对日本国民性的深刻解读,在后续的岁月里成为连日本人都认可的大作。据说要了解日本,这本书不可不读。所谓一手持菊,一手握剑的形象也被中国很多作者所热切...
评分读书的时候就被无数人推荐的书。以前不屑于了解,后来想明白了,讨厌一样东西也应该弄明白原因,不然就是糊弄自己。 一边读一边想起了《聪明的一休》,本尼迪克描写的幕府时代与一休中的描写没什么差别嘛。 还记得桔梗店老板的卑躬屈膝样子吗?那时候商人是比较富裕的,但商人...
评分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提起了解日本,肯定就会有人推荐《菊与刀》,并且他还说不定会绘声绘色的说,这本书是一位美国专家对日本国民性的深刻解读,在后续的岁月里成为连日本人都认可的大作。据说要了解日本,这本书不可不读。所谓一手持菊,一手握剑的形象也被中国很多作者所热切...
这样的研究值得尊敬。只是美国看日本,还是不同于中国看日本,有些观点参考价值有限。
评分没去过日本,写出来也很牛了
评分很理论的展现了日本人的思想生活,菊和刀,最能作为代表。存在即是合理,天皇主义无疑成了思想春药,欲罢不能。再说下去,会不会被当成反动言论呢~
评分匆匆翻过,感觉到了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亲缘性,很多地方很像,但显然作者对中国文化有些许的误读。感兴趣的是日本人“自我训练”和教育子女的部分,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人对“恩”的看重,日本人心理确实十分细腻,引用《哥儿》的例子太形象了,国人有一部分性格也是如此,把恩情看作资本与要挟,难免沉重。还会再看,许多内容有待实际体验与观看,纸上得来终觉浅。
评分耻感文化是底色,在忠孝、恩情、名声与享乐、性欲、子女教育的问题上有着看似极度矛盾的追求,所有这些又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各得其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