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义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午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l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刨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火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风声鹤唳》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江南名城,丝绸业界大户姚家和张家因争夺名利而互相争斗,姚家二少爷博雅风流倜傥沉溺于江南名伶梅玲的万种风情中……但所有的一切在战争这个大背景中,都显得那么渺小,书中人物的感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经历了重重考验。女主角丹妮放荡不羁、个性飞扬,虽然经历了战争的磨难,仍然坚强不屈。就如作者所说:“战争就像大风暴,扫着千百万落叶般的男女和小孩,让他们在某一个安全的角落躺一会儿,直到新的风暴又把他们卷入另一旋风里。因为暴风不能马上吹遍每一个角落,通常会有些落叶安定下来,停在太阳照得到的地方,那就是暂时的安息所。”
我觉得它跟《京华烟云》合称姊妹篇,共同传达了作家的一个思想——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抛开丹妮以前放荡的生活,她这个人值得我们欣赏,因为生活再难,她总在往前走。
评分血雨腥风中的自我救赎与情感升华 ——记《风声鹤唳》 文/张素闻 《风声鹤唳》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版的《飘》,大概因为成书于抗战时期,写的就是抗战时期的事情吧,《纽约时报》将之与《飘》相提并论,可见这本小说在美国人眼里的地位,以及,林语堂的英文之出色程度...
评分半夜四点看完,关上书,只说四个字,莫名其妙。 我完全无法理解,前一分钟这个男人,还是自私自大病患者,拿着妄想拯救世界的心,行着不知所云的战略家路线。这样一个人理应顾全大局,不为儿女情长所左右。后一分钟就因失恋变失控的爱国者,单枪挑战一骑日本兵,死得道貌岸然...
评分战争就像大风暴,扫着千百万落叶般的男女和小孩,把他们刮得四处飘散,让他们在某一个安全的角落躺一会儿,直到新的风暴又把他们卷入另一旋风里。因为暴风不能马上吹遍每一个角落,通常会有些落叶安定下来,停在太阳照得到的地方,那就是暂时的安息所。 ——林语堂之《风声鹤唳...
评分我觉得它跟《京华烟云》合称姊妹篇,共同传达了作家的一个思想——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抛开丹妮以前放荡的生活,她这个人值得我们欣赏,因为生活再难,她总在往前走。
有点震撼,和身为凡人眼光狭隘自私自利的愧怍。
评分结尾不好
评分有点震撼,和身为凡人眼光狭隘自私自利的愧怍。
评分结尾不好
评分08.02.17 梅玲到丹妮的转变改变了她的生活,不过我觉得结尾时博雅死的有点突兀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