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先生是一位文学大家和幽默大师,同时又是一位洞悉生活真谛的性情中人。他精通中西方文化,希望不同的文化能够相互理解和补益。为此,他一生都在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挚爱故国不泥古,乐享生活不流俗”可谓是林语堂先生一生为人治学的真实写照。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最负盛名的,也是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一部巨著,曾在维也纳第40次国际笔会上被推选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品。全书结构宏伟,线索交错,涉及人物多达八九十人,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小说通过描述北平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浮沉,展现了从庚子年间义和团运动到“七七事变”我国社会的变迁和我国人民保卫祖国同仇敌忾的英勇斗争。书中涉及不少真人真事,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堪称是中国现代社会的一幅全景图。林语堂先生写作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向不了解中国而鄙视中国的外国人展示真正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因此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他对本土文化的钟情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林语堂 1895年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龙溪坂仔村。1912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任教北京清化学校。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攻读比较文学硕士学位。1923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执教于北大、北师大、厦大和上海东吴大学。1936年后居住美国,此后主要用英文写作。1966年后定居台湾。1976年3月26日逝于香港。林语堂用英文创作的一系列曾经轰动欧美文坛,为他奠定了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
1、富有之家的千金小姐和丫鬟的区别,只要看态度是否从容雅静,就很容易辨别出来。 2、她跟骡夫们说话,洒脱大方,丝毫没有一般少妇羞怯的样子。 3、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
评分我用一种很偏执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京华烟云。一次又一次,只专注着木兰,看她讲话时灵巧的模样,看她聪明的眸子打量着人,看她冒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来,我就这么看着,一次又一次,看着,就咧嘴傻笑起来。 不晓得自己有多么多么喜爱木兰,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孩子。我喜欢...
评分电视剧赵薇版的烟云,从开始看,我就被吓住了,姚木兰要嫁给老大冲喜,幸亏蔓娘回来,虚惊一场;妹妹莫愁又和老三好上了,结果为了一个很拙劣的小误会,导演偏让他们解释不清,然后大家闺秀出身的莫愁,楞是在大喜之日离家出走,说是为了惩罚一下老三.(以一般人的常情和智力都该知道,这不...
评分 评分借着回家的功夫,将一整本《京华烟云》囫囵吞枣地翻完了。前面2章读得仔细,后面则未免草率。只是为了赶在回学校前翻阅完,省得将偌大一本书再搬回来。纸张摸着很舒服,只是封面显得张扬亮丽,略失了历史长卷的钩沉感。 读书,大部分是因了那新旧两部电视剧的缘故。电视的剧本...
我太伟大了
评分其实,,,只看了个开头。。。惭愧
评分就是尾巴有点......感觉不太.....
评分的确对中国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建筑,北京的风土人情,做了非常到位的阐释,尤其会使老外对中国的儒与道心生向往吧。但中国的名字对他们仍然是考验,虽然很多都是英文化的,比如dimfragance,redjade之类,但那些哥哥妹妹什么儿估计也会很别扭吧。
评分第一本用起点读书读完的书,这里标记了来武汉的第一个月。有声读物时代开启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