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林語堂 小說 京華煙雲(英文版) 英文 中國文學 文學 京華煙雲 中國
发表于2025-04-13
京華煙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語堂先生是一位文學大傢和幽默大師,同時又是一位洞悉生活真諦的性情中人。他精通中西方文化,希望不同的文化能夠相互理解和補益。為此,他一生都在嚮西方社會介紹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摯愛故國不泥古,樂享生活不流俗”可謂是林語堂先生一生為人治學的真實寫照。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先生最負盛名的,也是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一部巨著,曾在維也納第40次國際筆會上被推選為諾貝爾文學奬的候選作品。全書結構宏偉,綫索交錯,涉及人物多達八九十人,被譽為現代版的《紅樓夢》。小說通過描述北平姚、曾、牛三大傢族的興衰浮沉,展現瞭從庚子年間義和團運動到“七七事變”我國社會的變遷和我國人民保衛祖國同仇敵愾的英勇鬥爭。書中涉及不少真人真事,再現瞭當時的社會生活,堪稱是中國現代社會的一幅全景圖。林語堂先生寫作此書的目的是為瞭嚮不瞭解中國而鄙視中國的外國人展示真正的中國社會和文化,因此字裏行間都滲透著他對本土文化的鍾情以及對祖國深深的熱愛。
林語堂 1895年10月10日齣生於福建龍溪阪仔村。1912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任教北京清化學校。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攻讀比較文學碩士學位。1923年獲德國萊比锡大學博士學位後迴國,先後執教於北大、北師大、廈大和上海東吳大學。1936年後居住美國,此後主要用英文寫作。1966年後定居颱灣。1976年3月26日逝於香港。林語堂用英文創作的一係列曾經轟動歐美文壇,為他奠定瞭在國際文壇上的地位。
的確對中國文化,包括文學,藝術,曆史,建築,北京的風土人情,做瞭非常到位的闡釋,尤其會使老外對中國的儒與道心生嚮往吧。但中國的名字對他們仍然是考驗,雖然很多都是英文化的,比如dimfragance,redjade之類,但那些哥哥妹妹什麼兒估計也會很彆扭吧。
評分萬物有道,順其自然。非常喜歡這本小說,中文英文的都很好。木蘭真是一個美好的女子。
評分喜歡這個版本的封麵,隻可惜林語堂先生沒能自己譯成中文。
評分還是推薦大傢讀讀,不過對於裏麵的一些中國式錶達,因為是展示中國社會全景的小說。現代的很多漢譯英錶達都是源於林語堂的著作,林語堂也是憑藉該書三次榮獲諾貝爾提名,外研社齣新版瞭,但是很厚,這本前麵序言是林語堂的女兒林太乙寫的,有中文譯文,也很值得一看。
評分沒讀完結局T T
林语堂曾经说过姚木兰是他心目中理想的中国女性典范,进退得宜,属于怀抱理想而勇敢抗争现实的大好青年。对大多男人来说,也许木兰真的就是梦中情人。不是太保守,懂得情趣,可以接纳丈夫的不忠;也并不太先进以至于女权至上,进得厅堂便还是曾家的好儿媳,守本分知礼数,...
評分读《京华烟云》原因有二。其一,《京华烟云》素有现代版《红楼梦》之称,而林语堂先生的初衷也是想要翻译《红楼梦》,因故未译成,决定仿照其结构写作一部长篇小说。我爱《红楼梦》,或许爱屋及乌,便对此书充满期待;其二,一九七五年,《京华烟云》曾作为候选作品角逐诺贝尔...
評分林语堂是用英文写这本书的,诚然,他也是想写给外国人看的,他想翻译《红楼梦》,但最终写就“Moment in Peking”,这本让我读在其中,无时无刻不想起《红楼梦》的民国小说。 章回的标题比传统章回小说更粗白,文字的叙述也比同时的白话文更浅显,有翻译的缘故,就像林...
評分愉快而沉思。 以一介女儿身读京华烟云,品木兰莫愁,我承认已自当狭隘了些。 可是,看到如此幸福的一众美好,我还想说,不要问别人为什么,而是多自问凭什么。 是的,我是写给一众正在美好或将要美好的。 在太多人眼里,木兰是矫情的。她玩味太多,她妙想太多。一个富里...
評分最近在看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说来惭愧,长到20几岁,很多名著都没看过。记得当时是看到网上书城有一个影视原著的栏目,瞥见《京华烟云》的原著者是林语堂先生,突然来了兴趣开始读这本书。林先生的名字很熟悉,应该是高中的时候读过他做的文章,依稀记得他是我的老乡,以及...
京華煙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