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朱门(最新修订典藏版)》内容简介:《朱门》与《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合称“林语堂三部曲”。这部小说于1953年付梓,主要讲述了两位西安人——记者李飞和名门闺秀杜柔安跨越门第界限的爱情传奇。小说不仅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西安古城的文化风貌、动荡时局,而且跟随两名主人公的经历,也花很多笔墨描述了广袤的西疆风情,以及发生在那块种族混居、斗争不断的土地上的传奇故事,并处处流露出作者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
总结一下感想。 第一,当今国家的和平法治社会来之不易。军阀混战,人命如草芥的过去,即使有书籍、有电影,依旧是难以深切体会到过去的那种血淋淋的残酷现实。在那个年代,黑道有情,白道无义,实在是巨大的讽刺。到底熟黑熟白呢?老百姓所求不多,安居乐业而已,庆幸生在和平...
评分林语堂对西北的描述令人向往,一改那儿荒凉萧瑟的标签。无论是古城西安,还是内陆的新疆,回民汉人,城市的风情和人文带有浓厚的当地色彩。人与人之间的缘浅缘深,也为这些城市加了一点气息。 全书对柔安的笔墨会多一些,毕竟主线是她和李飞的感情,她的追逐。特别是后期,还...
评分我觉得女孩子是可以多去看看林语堂的书的。 似乎社会上对女性的歌颂往往来自母亲的角色,说实话,不到那个年纪,女孩子自己也是无法感受到。我有时候是真的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同样的价值和优点在女孩身上,总是不如男性来得明显,比如上进心、独立精神,总需要刻意宣扬。本质...
评分总结一下感想。 第一,当今国家的和平法治社会来之不易。军阀混战,人命如草芥的过去,即使有书籍、有电影,依旧是难以深切体会到过去的那种血淋淋的残酷现实。在那个年代,黑道有情,白道无义,实在是巨大的讽刺。到底熟黑熟白呢?老百姓所求不多,安居乐业而已,庆幸生在和平...
评分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本书像是战争里的童话,主人公李飞是王子,气宇轩昂受到磨难,柔安是公主,身世优良却因为母亲早逝父亲不在身边显得异常孤苦,而孤苦的同时还有一位不离不弃的老仆作伴。王子公主历经艰辛最后大团圆,甚至连王子的朋友们也连带着找到了另一半。其实任何一个...
如果没有时代背景和夹杂的诗词,说是张小娴写的小言情也完全信。。。3.5星吧。
评分平平淡淡没读出什么感觉来
评分有关于西北的描写,还蛮亲切
评分但我还是觉得结局太好了呀。所有人都成一对了。崔遏云投湖自尽,杜祖仁掉下河春华成寡妇,于是春华蓝如水三个月没到就结婚了。杜范林被打死,春梅成寡妇,范博文三月没到俩人就好上了。在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一堆朋友就都在这个朋友圈里结为连理。小说还是小说不可当真。 再次印证一个道理,所谓“门当户对”并不是出身和家财,而是两人是否有大致相同的教育背景以及共同话题。这本书和《围城》充满戏谑的语言不同,更严肃。其实也算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局的小说,但大师的手笔毕竟高人一等,因为带着对时局背景的叙述,可读性就提高了。
评分讲与新疆叛乱有关的一对恋人的故事。他们偶然的相遇,热烈的相爱,彼此为了彼此而付出真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