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以造像記為中心對5、6世紀北方民眾的佛教信仰進行研究的學術專著,作者在藉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深入發掘材料,獨述己見,可謂是對中國5、6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較為係統全麵的研究著作,對於佛教思想研究由偏重精英與社會思想,民眾思想並重的轉化,開闢瞭新途徑,新領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博士論文,與《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相比,稍顯青澀
评分看的博論版。雖然感覺有很多的問題可以再深入探討。不過在上個世紀末能寫齣這樣的博論已經很不得瞭瞭。
评分意猶未盡,好奇15年增訂版會多些什麼內容
评分統計數據
评分二十年前的博士論文,徹底改變瞭我對國內佛學研究的固定印象。羅列的很多論點現在依舊不過時,言簡意賅,相比之下很多英文學者還處在與翻譯斡鏇的階段。一手資料讀得好是國內學者的優勢,在此之上侯老師還做瞭數據統計,二手閱讀中英日語都涉及瞭。我覺得好的學者不單要有自己的想法,更要知道同行在說什麼,還能精簡概括同行的觀點優劣。另外竊喜書中理解思路和自己的很像,雖然我好奇此種相像是否是中國人自我剖析信仰的共同趨勢。宗教研究不能自上而下,佛教在底層的對手並非儒道而是民間信仰尤其祭祀,方術傳教是佛教裏重要卻常被忽視的一部分,畏服是教化基礎,神怪崇拜與醫療靈驗相關。佛教傳入時的翻譯用詞早注定瞭其中土化,例如靈魂。造像記上祈福注重直係傢屬,為眾生祈福不過是口號化。信眾偏嚮一勞永逸,神秘化真諦且弱化自身感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