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出生于比利时的图森,自1971年定居法国后,所有小说均由推出“新新小说系列”的子夜出版社发表。除了写作,图森同时是摄影师,电影制片人和造型艺术家。其早期代表作曾译成中文结集为《浴室·先生·照相机》,由湖南美术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收录在“实验艺术丛书”中。
“新小说之父”罗伯·格里耶曾对子夜出版社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的年轻一代作家之作有过肯定,并称图森的创作为“叙事体的抽象画艺术”。而图森这次在采访里说,以罗伯·格里耶等人为代表的“新小说”是无法超越的阶段,自己能做的只是在小说里添加幽默的成分。
《做爱》
这是一次爱的决裂的故事,在东京的一夜。那是我们在一起第一次做爱的一夜。但是,我们在一起最后一次一做了多少次爱?多常常不知道。
《逃跑》
为什么我到中国的当天就有人送我一个手机?是为了时刻确定我在什么方位,监视我的移动,死死地盯住我?下意识中,我总是知道,我对电话的畏惧是跟死亡兴许是跟性还有跟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从上海到北京的那一趟夜行列车之前,我对此还从末有过如毋庸置疑的确认(2005年获美第奇奖)。
看《逃跑》,花了两个晚上,前一晚很困,图森从《做爱》中逃离,用盐酸浇死一些花后(让我想起自己大学用开水浇死学校的一些路边花),他来到了上海,带着玛丽的部分任务,把一个2万5千美金交给一个叫张之向的人,张之向有一个模糊的情人,我居然记不起她的名字,暂且称作梅,...
评分我为台湾版写的序: 图森、丁丁、寻泪记 廖伟棠 “张向之和李琪的中国原型是谁?”有人问我。其实更重要的问题是那个奔走于上海、北京和意大利的比利时人是谁? 2001年秋天,我曾和图森五次碰面……当我尝试在2001年秋天的记忆里找到一点跟《逃》有关的蛛丝马迹,却发现那...
评分一本书分两个部分:<做爱>和<逃跑>.我更喜欢<做爱>一章,非常动人,细致描写了一对男女在爱情已经逝去之后的心理状态;<逃跑>更像是黑色警匪小说,一个莫名其妙的女人,洋溢着异域风情的城市(上海和北京),围绕着价值连城的毒品展开的警匪追逐,我不喜欢.但余先生的翻译很好,非常流畅,...
评分在保龄球馆的吧台,李琪“向我伸出手来的时候并没有朝我转过身来,我没有动弹,她伸向了空无”,图森把李琪的这一举止形容为“完美的二分法”。这不就是图森在《做爱》和《逃跑》中贯穿始终的完美二分法吗?厉害至极。 我在酒店的16层游泳,玛丽在街上找我,我们似曾望见;在...
评分图森的魅力在于自我审视,价值也仅仅在于自我审视。 那些描写富于质感,凸凹有秩。 某一时刻,隔绝于环境,避免涉及生存的合理性判断,而仅仅从肉体,从时间的序列当中跳出来,自我观察。并因这种观察而获得愉悦。 他关注于凝固的“此刻”,将外部世界吸入体内,如此而来,自...
太舒坦了这文字,不耐读
评分这位男子内心细腻
评分只觉得《逃跑》里的视角转换有点新鲜。另外作者对中国的体验挺实在。不过这些泡在一大滩流水帐里就没意思了。
评分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家都不讲故事了,都在审视着自己的灵魂和肉体。。。
评分太舒坦了这文字,不耐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