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

西行漫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7.11—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埃德加·斯诺
出品人:
页数:406
译者:董乐山
出版时间:1979年
价格:1.3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斯诺 
  • 红军 
  • 中国 
  • 毛泽东 
  • 传记 
  • 政治 
  • 新闻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红星闪耀70年——从《西行漫记》看历史题材作品的写作技巧 《西行漫记》的阅读是令人愉悦的,埃德加•斯诺,一个陕北苏区采访将近4个月的美国记者,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  

评分

自然、生动、有生活、有激情。这是我读完这本书以后,笔记本上留下的几个关键词。 SNOW是我们从小就在历史书上学到的人物,真正读了这本书,才发现他和历史书上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与其说他是一个“被统战”的对象,我倒更愿意相信,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发自内心尊敬、热爱红...  

评分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P13 在白区 他(指蒋介石)力图把他的独裁统治扩大到西北去,不但要消灭正在奋斗中的苏维埃民主,而且要把老杨(指杨虎城)和小张(指张学良)两人的军队都消灭掉,用的就是使他们相互残杀这个简单...  

评分

《红星照耀中国》是本一直都知道但最近才拿来读的书,阅读的过程有很多的没想到。 (一)没想到这个一九七九年公开发行的旧版本完整保留原稿内容没有删减和修改(比如原稿中对林彪的赞许,只加了“其人后来叛党”的译注),至少说明当时的文化新闻控制已经不是文革时期的神经...  

评分

从书的封面和“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就断定,这绝对是一本又红又专的政治课本。硬着头皮读了第一篇,果然,实在无法下咽! 后来越读越为斯诺的美式幽默逗乐(他把腼腆内敛的周总理比作小姑娘;他甚至在保安根据地创办“赌博俱乐部”????)、为其白描和叙事的功力折服,以致30...  

用户评价

评分

“秋风就缚度荒川,寒雨潇潇五载前。如今把得奇书坐,尽日魂飞万里天。”

评分

读完书之后只记得一句,毛泽东晚睡晚起,朱德晚睡早起。比起从小抗战电视剧里的光辉靓丽革命者们,书里写地写得更加有些有肉,富有生活气息。以前经常会听到革命主义乐观精神,看完这本书真的能体会到。那些时代的那些英雄真的是值得尊重的。现在很多所谓的“公知”太多都是三观有问题的人,好像是为了反对而去反对。而广大的受众们一直相信自己所认为的事实,而不是客观的真相。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想到了昨天看到的马里兰大学毕业生的演讲更是觉得一言难尽。

评分

比IS的宣传片差多了

评分

完全读不出是译本,就像是自己写的。翻开书页一看,董乐山的大名,终于恍然大悟。

评分

“秋风就缚度荒川,寒雨潇潇五载前。如今把得奇书坐,尽日魂飞万里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