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战后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成果与趋向。全书共四章先后着重讨论了近代中国在政治、思想、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涉及的美国当代史家、学者一百二十余人,对其中的代表人物进行了详细评介。
在读这本书之前,多次尝试读汉学家的著作,但是都没有一本是能读到其一半的。往往是书的名字和它的选题很吸引,但是我的思维有点转不过来,还有文字味如嚼蜡,实在是很难坚持。读这本书是因为一位老师的推荐,而且老师还亲自把书借给我,我当然要认认真真的读啦! 这本书我觉得...
评分 评分 评分中国中心观的由来及其发展 ----柯文教授访谈录 * 周 武 李德英 戴东阳 * 本次访谈得到林同奇教授(《在中国发现历史》中文本译者)许多具体的帮助,访谈录整理稿经柯文教授审阅和订正,在此一并致谢! 〔提要〕柯文教授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学家,曾任威尔斯利学院历史系主任、教授...
评分美國的漢學研究起步很早。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的第一套藏書來自於老佛爺慈禧的饋贈,這從側面表現出美國對於中國的研究熱情萌芽極早。至此書出版的一九九七年時,美國的漢學研究早經開枝散葉,無論是研究深度還是研究廣度都已經執世界漢學研究的牛耳了。在先秦與趙宋以後這...
读中近史的都要看
评分咱们理论似乎太落后
评分: K207.8/4904-1
评分颇有知识社会学之意识,讨论了美国学者的深厚智识根源,学者世代更替及所处社会环境对于学术观点的影响等。对于内行人来说是方法论检视与批评,对我这样的外行人可算研究成果入门。先前说列文森之类著作可谓给研究中国树立坐标系,此书则反思数十年来美国学界使用的三大坐标系的问题,探讨新坐标系是否可能—事实上柯文应该会彻底反对所谓坐标系、框架一类思维模式甚至拒斥理论本身,但他所提倡的微观史是否可以/如何整合为宏观史,中国中心性如何树立,既然大家都是局外人则移情如何可能,都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思想史方面,所谓西方中心性对中国知识群体观点和政治议程的冲击,或非简单树立中国中心性可以概括。尤其是中共潜移默化利用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装点自身合法性,恰也是柯文所疑惑之为何局内人反重视外部因素原因之一。
评分部分研究的综述还是做得太简化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