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葛兆光 思想史 中国 文化 学术史 觀念史 学术
发表于2024-11-21
宅兹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这本书讨论“世界”“东亚”与“中国”、“学术”与“政治”、“认同”与“拒斥”、“国别史”与“区域史”这样一些大问题。
葛兆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著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禅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屈服史圾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等。
我认为葛依然还是非常的顽固不化,过于强调所谓的同一性和独特性。例如说民族国家理论产生于欧洲所以不适用于中国;例如说宋代以后汉民族文化具有所谓同一性,却不细考这种同一性到底掩盖了多少差异性,仅仅“车同轮、书同文、行同伦”就足以证明中国不是一个“想象的”的共同体了么?
评分读第一编,感觉作者重建“中国史”的气魄很大,读第二三两编,变成中日史学史比较。到结论,感觉是“从周边看中国”的课题论证。从材料到观点都不新鲜。总的来说,就是一本中国学者写的东洋史入门读物。
评分对理论问题不能以“一种感觉”来代替论辩
评分引发葛教授做这一课题研究的缘起,主要也有三个因素:其一,1895年以后,大清帝国开始走出“天下”,进入“万国”,原来动辄便可以“定之方中”(语出《诗经》)、自信“允执厥中”(语出《古文尚书》)的天朝,渐渐被整编进了“无处非中”(艾儒略语)、“亦中亦西”(朝鲜燕行使语)的世界,继而不得不面对诸如“亚洲”、“中国”和“世界”这样一些观念的冲击。为什么是“亚洲”?究竟什么是“中国”?中国如何面对“世界”?看似平常的常识背后,潜伏着一个又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为重新界定何为“中国”提供了主要的历史背景。其二,当下中国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内部和外部问题,迫使学术界开始讨论关于“中国学”的许多问题。其三,在这个“视西人若帝天”的时代,需要人们从中国的历史和背景出发,重新界定“什么是帝国”、“什么是民族”。
评分阅读绪论时,当我看到葛教授试图对话的范式们,心里不禁一阵激动,因为那些范式真的是我的一根根刺,我真希望葛教授能够逐一将它们一一解构掉,那才解气。可是读完以后,我感觉这本书虽然试图讨论一些问题,但对那些大范式并不构成很大的解构威胁,唯一可以说明的只能是说那些学术史上的大范式是有其潜台词似的政治社会思想文化背景的--这一方面的确是给我们梳理了一下文学史生产的历史政治意义,并摆出了一副委婉的辩解姿态,但换个极端的角度讲,它也可以说什么具有冲击力的都没讲--谁不知道它们是有潜台词的?
本札所记大体出自于《宅兹中国》第七章“边关何处?——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日本‘满蒙回藏鲜’之学的背景说起”。而本章之旨据本书作者葛兆光篇前交代:将从19、20世纪之交,即中国的晚清民初,也就是日本的明治大正之间中国、日本的学术史,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
评分这是一本聪明人写的书。书中基本上都是利用二手资料或他人研究的讨论和再讨论,原创不足而空疏难免。但是,它的长处不在于深入细致、探微发覆,而在于指出了一个虽浅显却重要,并且常常让人惑于其中而不自知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国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者,应该如何理解中国...
评分开源与预流 ——读《宅兹中国》随札 葛兆光先生的书向是很有启发性的。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一个文史领域的驽钝后学,我常常会想,葛先生何以会有如此多的开创性的想法呢?记得本科时常和同学谈论葛先生及其思想史的写法以及其他的各种创见,真可谓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二三年之...
评分开源与预流 ——读《宅兹中国》随札 葛兆光先生的书向是很有启发性的。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一个文史领域的驽钝后学,我常常会想,葛先生何以会有如此多的开创性的想法呢?记得本科时常和同学谈论葛先生及其思想史的写法以及其他的各种创见,真可谓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二三年之...
评分1国家民族的心理学: 书中说到唐代的书籍出境,确实有种令人怀念的王者气象,唐对于当时周围国家遣唐使、留学生、僧人回国时带走大量中国书籍毫无限制,连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游仙窟》《素女经》《玉房秘诀》也任由他们抄去带走,并不觉得这些有辱天朝上国斯文,或者泄露国家...
宅兹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