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葛兆光 思想史 中國 文化 學術史 觀念史 學術
发表于2025-05-07
宅茲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這本書討論“世界”“東亞”與“中國”、“學術”與“政治”、“認同”與“拒斥”、“國彆史”與“區域史”這樣一些大問題。
葛兆光,北京大學中文係古典文獻專業研究生畢業,曾任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現為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曆史係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著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中國禪思想史》、《中國思想史》(兩捲本)、《屈服史圾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西潮又東風: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論》等。
我覺得那幾篇專題論文其實挺水的,不過對“東洋學”和“從周邊看中國”的學術前瞻性思考非常有啓發性。
評分野心很大,但僅憑幾篇彙集,難以形成係統的理論體係.
評分對理論問題不能以“一種感覺”來代替論辯
評分一開始便把焦慮擺的非常清楚,現代西方各種中國研究(非限於區域研究)對中國在各個意義上的解構。這種焦慮也是我經常遭遇的,尤其讀想象的共同體時始終覺得不切膚的地方,中國的國族和歐洲與日本都並無太多相似處。葛的這本和想象異域,通過看與被看,中國對異域的想象和在和異域交往過程中不斷被塑造的中國,是個非常有趣的角度,以宋這個內憂外患的朝代為重要的時間點,也很有說服力。最精彩的是對地圖的解說那一章。
評分閱讀緒論時,當我看到葛教授試圖對話的範式們,心裏不禁一陣激動,因為那些範式真的是我的一根根刺,我真希望葛教授能夠逐一將它們一一解構掉,那纔解氣。可是讀完以後,我感覺這本書雖然試圖討論一些問題,但對那些大範式並不構成很大的解構威脅,唯一可以說明的隻能是說那些學術史上的大範式是有其潛颱詞似的政治社會思想文化背景的--這一方麵的確是給我們梳理瞭一下文學史生産的曆史政治意義,並擺齣瞭一副委婉的辯解姿態,但換個極端的角度講,它也可以說什麼具有衝擊力的都沒講--誰不知道它們是有潛颱詞的?
本札所记大体出自于《宅兹中国》第七章“边关何处?——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日本‘满蒙回藏鲜’之学的背景说起”。而本章之旨据本书作者葛兆光篇前交代:将从19、20世纪之交,即中国的晚清民初,也就是日本的明治大正之间中国、日本的学术史,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
評分简单说说上周读的葛兆光先生《宅兹中国》一书。 这本书虽然2012年才出版,但其中的文章大都是在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写成的,作者将其勒为一编,整合为一个关乎“宅”问题的书,并非随意结集,而是有着特定的意图。 “宅兹中国”这个题目取得相当准确,作者说...
評分葛兆光的文字一向学究味很浓,让人很难沉浸进去。可一单进入他的思想世界之后,他的论述读起来是一种享受,让人欲罢不能。《宅兹中国》是葛兆光先生在多篇论文基础上修改成的著作,各个章节之间关键性并不很大,但通观全书,其主旨和思路却很明显。 第一编主要从思想史和知识史...
評分作者的理论出发点是中国一直没有解决传统天下观和近代引进的西方民族国家理论之间的矛盾。边疆中国意识不强的隐患从很早就已经埋下,宋代起有了一个转折口,至今没能妥善解决。 前面还要按照老师报告分工,狂写内外服制的天下体系,所引起的无边疆意识。 葛兆光教授在其《宅兹...
評分作者的套路在当下其实很有代表性,首先把别人的看法拼凑一番,接着就几个“重大问题”批评下歪果仁,如此大可吸引一批崇拜大牛的无知之徒。下面是杂入几个“时髦”名词欺哄下外行人,比如同一性、异域、想象、后现代,这样做大概是为了消除开头的审丑疲劳,相信社会科学稍具基...
宅茲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