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的谱系・善恶之彼岸》是尼采畅论“善”与“恶”两种对立的价值观的力作,
它从自然人和社会人的角度人手,揭示道德观产益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甚至病理条件,挖
掘了人在不同条件下创造不同的价值观的共同的原始动力,旨在重估一切旧的价值,确立未
来道德哲学的标准。
尼采似乎是一个有限理性的浪漫主义者 将理性的适用范围 通过近乎“浪漫主义”的方式,推向认知的边界 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是 这个肉身,所有人的肉身,是这个有限容器前置条件 诚然,这世上,有些事物不是靠理性就能触达 不是通过解释,就可以明晰 无染的心性 通过与生命相融 ...
评分《论道德的谱系》翻译的还好。 《善恶之彼岸》翻译的让人莫名其妙,感觉就是老师找学生翻译,学生直接找Google翻译的。或者译者自己都不知道原文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自己的译文是什么意思。尼采的书被翻译得这么烂,还是第一次见。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善与恶的彼岸》读起来比这...
评分【按语:初看起来,《论道德的谱系》似乎仅仅是一种粗狂而缺乏哲学严格性的、文化-人类学-病理学上的描述性诊断,主要追溯了禁欲主义(基督教式的和柏拉图式的)理念的发生学起源:在先的生物-政治意义上的贵族道德被奴隶道德颠覆了;挫折者的权力本能(或意志)的怨恨的内在化...
评分我依旧没有看懂此书,但是似乎感到摸到了一丝感觉。 这两篇作品之所以列在一起,前一篇《论道德的谱系》算是论战文,它对过去的传统基督教思想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当然内文中对犹太人的攻击真是直接。怕这也是本书最大的弱点之一。按说应该冷静的分析,毕竟是哲学文,但变成了攻...
评分如果说,人大脑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电信号,是个体意识洪流中的“粒子”,其中部分不安分的,通过静止或逆流的方式,或许成为了个体意识带转化的必要条件;那么,哲学家是否就是集体意识中不安分的“粒子”,他们停下来,成了反观社会与个体意识发展进程的反思者,但是,他们对人...
非常喜欢非常喜欢 李猛每次推荐的书都会改变我的观点
评分Bad conscience shall be banished forever. Don't be a slave.
评分从前读的是这版,实在没有三联版好,谢自己就说,译者风格和作者风格不一致是很痛苦的事。
评分《道德的谱系,一篇论战檄文》,是不是尼采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抛开寓言、放下狂气,耐心地向所有愚者解释这个世界的本源?不适合初读入门,但应该放在查拉图斯特拉前。布局紧凑,推论环环相扣,严谨异常,毫无破绽。读到第三章禁欲主义后一半就无法攻破了,留着以后重读。目前私以为这本代表了尼采思想的最高水准。(而不是《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另,译者很诚恳。《善恶之彼岸——未来哲学的序言》更像是《偶像黄昏》式的《快乐科学》,激情洋溢,结构较为自由。核心是要哲学家突破传统的(基督教的)道德观,找回“自我”,“站在善恶的彼岸”进行思考。这本没找到德文版,感觉译者基本是直译,有些句子略别扭,难以理解。
评分我可能一辈子也看不懂德语 一辈子也没办法看真正德版的尼采,但我可以很确定的说比起<上帝死了>这本书是很糟糕的中文译版,很糟糕 很糟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