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丹尼尔·贝尔,美国社会学家,致力于社会学、未来学、发达资本主义研究。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著有《意识形态的终结》(The End of Ideology)、《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资本主义文化矛盾》(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等。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丹尼尔·贝尔
出品人:
页数:440
译者:严蓓雯
出版时间:2012-5
价格:4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081162
丛书系列:凤凰文库·当代思想前沿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资本主义 
  • 文化 
  • 文化研究 
  • 现代性 
  • 政治哲学 
  • 哲学 
  • 丹尼尔·贝尔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凤凰文库•当代思想前沿系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政治三个不同领域及每个领域的轴心原则,追溯了这些领域的冲突造成的文化矛盾,试图对这些矛盾作出解答。《凤凰文库•当代思想前沿系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主张,在三个不同领域中适用不同的原则,即:在经济领域遵循社会公平原则,以共同体而不是个人的价值为优先考虑;在政治领域则遵循自由方针,个人而非任何群体才是政治的首要参与者,社会应有一定的奖赏标准来回报个人成就;在文化领域提倡尊重传统,相信对艺术质量的判断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和权威意见。在各种矛盾让资本主义社会似乎有陷入穷途末境之危险时,贝尔大声呼吁,以“一种关于超越我们的且不能被侵犯的事物的精神”来化解文化矛盾。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贝尔在书中将社会分为三个轴心集团,分别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并指出这三个轴心集团以不同原则运作并相互影响着。其实,这倒是一种很常见的三分法,也符合一般人对社会的定义。第一部分讲的是经济与文化的纠葛。他指出,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严于律己,勤勤恳恳工作,像早...  

评分

文/左页 人们在讨论资本主义的享乐主义文化时,会想起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讨论;在讨论未来社会的类型、服务性行业时,也会想起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这一流行颇为广泛的概念;在讨论“左”与“右”的派系斗争时,同样又会想起贝尔所谓意识形态...  

评分

贝尔在书中将社会分为三个轴心集团,分别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并指出这三个轴心集团以不同原则运作并相互影响着。其实,这倒是一种很常见的三分法,也符合一般人对社会的定义。第一部分讲的是经济与文化的纠葛。他指出,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严于律己,勤勤恳恳工作,像早...  

评分

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很深刻,但让人痛苦的是分析太感情用事了。所有的新的都是不好的,所有的变化都是危险的。验证了曼海姆:保守主义往往走向宿命论?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很深刻,但让人痛苦的是分析太感情用事了。所有的新的都是不好的,所有的变化都是危险的。验证了曼海姆:...  

评分

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很深刻,但让人痛苦的是分析太感情用事了。所有的新的都是不好的,所有的变化都是危险的。验证了曼海姆:保守主义往往走向宿命论?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此前接触的综述和评价来看,这本书应该是僵硬的结构功能主义中的钢铁直男了。看了之后感觉最关键的结构划分不是很清晰(似乎没怎么提),怎么推演出来的也没提,估计就是本科生写期末作业最喜闻乐见的观察归纳法了,直接表现就是整本书行文的天马行空极为流畅,美其名曰罗尔斯式的自然认知规律,其实从第一部分也是最精彩的满嘴跑火车堪比西马的后现代文艺评论,和最后对价值的逻辑推演上来看,丹尼尔贝尔的逻辑比他的观察力差远了。一句话,他是托克维尔式的天才观察者与预言家。推荐一读。

评分

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原则,相互冲突,总体化是一种梦幻。后工业社会,新教伦理让位于消费主义。

评分

贝尔本书中的所谓“文化”,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涵盖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的运行规则,因此本书名为“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实际上命名为“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危机”也未尝不可。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贝尔对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研究的反思和延续,认为催生资本主义的禁欲式新教伦理已经被纵欲式的享乐主义和商业主义所代替,这构成了资本主义危机的重要因素。本书虽然写于20世纪70年代,但作者对未来世界走势的预测和判断与后来的现实都惊人地吻合,显示出他的不俗学力。

评分

早就想看,拖到相见恨晚。

评分

批判到位,很有韦伯的影子,但回到宗教是没有必要的。问题是,中国的儒家能不能一定程度上替代宗教的作用。如果贝尔对中国思想有所了解,他在本书最后一部分或许会换个写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