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贝尔,美国社会学家,致力于社会学、未来学、发达资本主义研究。先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著有《意识形态的终结》(The End of Ideology)、《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资本主义文化矛盾》(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等。
《凤凰文库•当代思想前沿系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政治三个不同领域及每个领域的轴心原则,追溯了这些领域的冲突造成的文化矛盾,试图对这些矛盾作出解答。《凤凰文库•当代思想前沿系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主张,在三个不同领域中适用不同的原则,即:在经济领域遵循社会公平原则,以共同体而不是个人的价值为优先考虑;在政治领域则遵循自由方针,个人而非任何群体才是政治的首要参与者,社会应有一定的奖赏标准来回报个人成就;在文化领域提倡尊重传统,相信对艺术质量的判断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和权威意见。在各种矛盾让资本主义社会似乎有陷入穷途末境之危险时,贝尔大声呼吁,以“一种关于超越我们的且不能被侵犯的事物的精神”来化解文化矛盾。
贝尔在书中将社会分为三个轴心集团,分别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并指出这三个轴心集团以不同原则运作并相互影响着。其实,这倒是一种很常见的三分法,也符合一般人对社会的定义。第一部分讲的是经济与文化的纠葛。他指出,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要求人严于律己,勤勤恳恳工作,像早...
评分首先,资本主义的精神,就是不是为了钱、享受和消费而赚钱,而是为了赚钱而赚钱(韦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同样也是资本主义。不过就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是在法律的控制内,我国的资本主义是在权力的控制内。因此,西方的资产阶级之上,再无阶层。我国的资产阶级之上,还有一...
评分哈佛高龄教授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出版汉译第三版,对于我这类喜爱历史、社会学阅读的人来讲,实在是福分。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汉译第一版由三联书店推出,赵一凡先生与人合译,语句读来偶有芜杂交错之感,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大对劲。第二版貌似由商务印书馆...
评分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很深刻,但让人痛苦的是分析太感情用事了。所有的新的都是不好的,所有的变化都是危险的。验证了曼海姆:保守主义往往走向宿命论?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很深刻,但让人痛苦的是分析太感情用事了。所有的新的都是不好的,所有的变化都是危险的。验证了曼海姆:...
评分首先,资本主义的精神,就是不是为了钱、享受和消费而赚钱,而是为了赚钱而赚钱(韦伯)。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同样也是资本主义。不过就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是在法律的控制内,我国的资本主义是在权力的控制内。因此,西方的资产阶级之上,再无阶层。我国的资产阶级之上,还有一...
贝尔本书中的所谓“文化”,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涵盖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的运行规则,因此本书名为“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实际上命名为“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危机”也未尝不可。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贝尔对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研究的反思和延续,认为催生资本主义的禁欲式新教伦理已经被纵欲式的享乐主义和商业主义所代替,这构成了资本主义危机的重要因素。本书虽然写于20世纪70年代,但作者对未来世界走势的预测和判断与后来的现实都惊人地吻合,显示出他的不俗学力。
评分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原则,相互冲突,总体化是一种梦幻。后工业社会,新教伦理让位于消费主义。
评分资本主义社会面面观。许多分析都很经典。
评分上学的时候读的……
评分批判到位,很有韦伯的影子,但回到宗教是没有必要的。问题是,中国的儒家能不能一定程度上替代宗教的作用。如果贝尔对中国思想有所了解,他在本书最后一部分或许会换个写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