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本雅明 波德莱尔 文学理论 现代性 文化研究 文学 波德莱尔研究 法国文学
发表于2025-03-30
波德莱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汉译经典045: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通过分析19世纪法国著名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的诗作,并以法国首都巴黎为范本,深入研究了波德莱尔时代欧洲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过程,描绘了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欧洲日渐衰败的传统习俗、消失不见的清新自然以及一去不返的前工业社会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并在反衬中叙述了现代都市人的时间经验方式和精神生存状态。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出身犹太望族。草年研读哲学;1920年定居柏林,从事文学评论及翻译工作。在博士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被法兰克福大掌拒绝后,他终止了对学院生涯的追求。加入法兰克福研究所,从而组成了后来事誉世界的法兰克福学派。1933年纳粹上台。本雅明离开德国。定居巴黎;1940年,法国沦陷,本雅明南逃,在法西边境自杀。
美国著名评论家苏珊·曩塔格把本雅明说成是一个思想开放、兼收并蓄的旧式“文人”或“量后一位自由知识分子”。
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惊颤。
评分1、译者很辛苦;2、作者很大神;3、思路真清晰,值得一再看(火车14小时站票,我站着看完把夜刷了
评分读了几遍才算找到些许脉络。本雅明批判资本主义的角度非常奇特也非常有趣:现代社会对人经验与记忆的面目全非的改造。资本主义城市里爆炸般的“震惊”让我们生存于一个个当下瞬间,非意愿的记忆被一个个瞬间撕裂而不复可能,时间留给我们的是贫乏。“历史的天使”背对着前进的我们,眼看被遗忘的巨大“震惊”经验的废墟不断累积,而本雅明希望我们活过的每一分钟都是未来最后审判前的证词。游手好闲寻找买主的文人波德莱尔在巴黎城中闲逛,人群成了他的庇护,他成为了一名人群中的观察者,他寻找并体验着现代巴黎带给他的种种震惊,波德莱尔怀着“爱”的心收集这些爆炸后留下的已经死亡的经验碎片,现代性的身上打着死亡的烙印。对现代的爱其实是对死的从容,现代英雄是敢于自杀的人,自杀却意味着救赎的可能,资本主义将在它的毁灭中得到救赎。。
评分让人觉得是两个巫医跨越了时空的对话
评分光晕消失的人群,目光与看的能力,非意愿性记忆,毁灭之爱,非古典式的英雄
“拱廊街”是19世纪20年代以后巴黎出现的一种商业街区建筑,它两边是店铺,其上以玻璃拱顶连接为一体,本雅明以“拱廊街”作为他宏伟计划的名字。在《拱廊街计划》的提纲中他描绘这个新近发明的工业化奢侈品:“光亮从(拱廊)上面投射下来,通道两侧排列着高雅华丽的商店,...
评分本雅明在《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里并不是在写波德莱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波德莱尔是他灵魂选择依附上的一具肉体,他所需要的,是波德莱尔的眼睛和手中的羽毛笔。这本是一部名为《巴黎拱廊街》的鸿篇巨制,波德莱尔本来只是黑色的维吉尔,带着本雅明度过19...
评分瓦尔特•本雅明笔下的第二帝国的巴黎总让我联想到李欧梵所描述的摩登的上海。两者都是从市民消费谈起,然后引伸出经济力量对文人作品的影响。城市生理学,诸如《夜的巴黎》、《桌上的巴黎》、《水中的巴黎》这样的作品在20世纪的上海同样存在,甚至连戴望舒的那首著名的《雨...
评分本雅明博士,您的研究题目“巴黎,19世纪的首都”,似过于空洞浮泛,研究主题不够明确,建议修改为“19世纪巴黎的空间与想象:以拱廊为例”,是否更为清楚?另,您的研究计划包括五个部分:“傅立叶与拱廊”、“达盖尔与全景画”、“格兰维尔与世界博览会”、“路易•菲利普...
评分本雅明应该没有文学批评的野心,他甚至连波德莱尔诗中的音节都没有数对——出于对这个图书馆式天才的仰慕,我更愿意相信他事实上只是是草草读过。作为一个立志透过细节与现象的辩证图景解读一个时代(无疑是最抽象和复杂的一个)的学者,这样的马虎显得有些草率,更加体现出他...
波德莱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