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翻译家、鳞翅类昆虫学家。他的作品包括用俄文创作的小说《防守》和《天赋》;用英文创作的小说《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阿达》;自传体小说《说吧,记忆》;译作包括《爱丽丝梦游仙境》(英译俄)、《尤金·奥涅金》(俄译英);还有《文学讲稿》。
《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不仅是闻名于世的小说家,还是一位眼界开阔、知识渊博、见解独到的文学批评家。本书绝对是喜欢《洛丽塔》的读者解读作者的一把钥匙。在这本集子里,纳博科夫谈及了生活、艺术、教育、政治、电影,以及其他种种近现代主题。他那些尖锐的、机智的、让人着迷的想法——从俄国大革命到“洛丽塔”的正确读音,所有的一切——都一一体现在这里。该书的访谈不少是围绕《洛丽塔》一书的,作者披露了自己的创作动机和不为人知的一些细节。纳博科夫从不人云亦云,因而在这本书中,他还本能地对名人宣战,如弗洛伊德、海明威等就不如他的法眼。纳博科夫亦是罗兰•巴特和苏珊•桑塔格所提倡的“新批评”观念的先驱。他的“新批评”观念不时渗透在本书的字里行间。
纳博科夫是公认的20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文体家之一。读他的代表作《洛丽塔》、《微暗的火》、《爱达或爱欲》等,无疑是感受其文学魅力的最好途径;但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的创作和生活,了解他的艺术观,译文社新近出版的《独抒己见》,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全书收录...
评分 评分有血有肉有欢笑 ——属于《独抒己见》的纳博科夫 如果你没有研究过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而仅仅是读过《洛丽塔》小说,或者仅仅只是看过《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电影,或者甚至只是听说过一本禁书的名字,那么,你想象中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会是什么样子?一个猥琐的中年大叔...
评分纳博科夫:大师,三流作家? 1、关于《洛丽塔》: 众所周知,《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最知名的一部小说(纳也是因《洛》而著名),在现代西方物质主义社会背景下,这个事实本身无疑带有某种悲喜剧色彩。然而,针对BBC记者"变成以《洛丽塔》为标志的人你懊恼...
评分真是名如其书,《独抒己见》这本书是纳博科夫在多家媒体接受采访的集子,小沿说纳博科夫很狡猾。确实,纳博科夫一再申明自己嘴笨,无论谁采访也是先把问题拿来然后笔答,这种有准备的笔答跟现场口答肯定不一样,不过,即便如此,满书都是纳博科夫的傲娇与“偏见”。 纳博科夫推...
纳博科夫对作家们的毒舌,现在已然成了一些公众号哗众取宠、赚取流量的香饽饽,然后还有一群蠢人,以为自己也有资格去鄙视那些被纳博科夫鄙视的作家。而纳博科夫的“鄙视”,也就是我想讲的作家的“偏见”背后所隐藏的“正见”,就没几个人要去费心弄清楚了。正因为纳博科夫有着强烈的、打上自己个性烙印的艺术观,才会对那些违反这些艺术观的东西,表示蔑视,并且撇开其他闪光点,而只瞅准乃至放大这些艺术上的污渍。在纳博科夫看来,一个好的作家,必然不能被置入某个文学的序列、流派、主义,他/她是独一无二的,是能引起你的脊椎而不仅仅大脑,感到深深震颤的——不过,绝不是心灵,“心灵是一个相当愚蠢的读者。”
评分要是把书里嘲笑或轻蔑其他作家们的部分用红笔画出来一定满本书都是横杠,尤其是他看不上眼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啊萨特啊,他心中狗屎一样的弗洛伊德啊等等……我几乎想为这本书写一篇表达形式为咆哮体,主旨是指责作者过于傲娇的书评
评分好看
评分“我总是什么书都读,现在也像我小时候一样,想到夜晚灯光照在床头的书堆上,这情景就是期待中的享受和整个白天的指路明灯。” —书里最亲切的一句话。这老头真是非常固执偏激,但又富于洞见,时不时闪现点风趣的灵气儿让你欲罢不能,又爱又烦。看他讽刺加缪萨特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奥康纳最爱的康拉德,心里真是很不痛快。
评分大师批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