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比较文学 文学理论 文学 文学研究 比较文化 大卫·达姆罗什 美国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发表于2024-12-24
新方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新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读本》旨在帮助比较文学研究应付来自21世纪的重大挑战,提出面对新机遇时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全书分“学科谱系”、“跨文化比较”、“翻译”和“全球化”四编,收入世界级比较文学学者的16篇代表性文章,集中讨论了比较研究中的语言、翻译、文学理论(传统美学)、文本分析、欧洲中心主义与东方边缘问题、政治权力与文化权威、比较文学的形态和新方向等话题。
大卫·达姆罗什,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系主任。
陈永国,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尹星,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艾米丽•阿普特(Emily Apter)系纽约大学法语和比较文学教授。她从事法国、北非、加勒比海地区、德国、英国和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的研究。著有《欧洲大陆的倾向》,是研究法国和法国殖民地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部重要著作。为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编 辑出版了系列文集《翻译/跨国》。本集收入的是她的专著《翻译地带:一种新的比较文学》(2005)的结论,提出了基于翻译而非基于民族的一种新的比较文学。艾米丽•阿普特系纽约大学法语和比较文学教授。她从事法国、北非、加勒比海地区、德国、英国和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的研究。著有《欧洲大陆的倾向》,是研究法国和法国殖民地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部重要著作。艾米丽•阿普特系纽约大学法语和比较文学教授。她从事法国、北非、加勒比海地区、德国、英国和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的研究。著有《欧洲大陆的倾向》,是研究法国和法国殖民地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部重要著作。
帕斯卡尔•卡萨诺瓦(Pascale Casanova)以其专著《文字的世界共和国》(The World Republic of Letters, 1999)获得了世界性声誉,本文选自该书。在论世界性作家贝克特的著作《窃取者贝克特》(1977)获奖之后,卡萨诺瓦在巴黎艺术和语言研究中心任教,兼任文学批评家、记者和研究员。她依据历史学家佛迪南•布罗代尔和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著作,指出自16世纪以来,开始出现以巴黎为中心的一个半自治的文学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文学获得并生产了一种独特的价值或文学资本。文学领域虽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但也不完全由政治历史所决定,而是确立了它自己独特的权力关系系统,即“一个文字的世界共和”。
大卫•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系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系主任。作为前任美国比较文学协会主席,他曾出任《朗门世界文学选集》(2004)总主编,《世界文学教学》主编(2009),和《普林斯顿世界文学原始读物》(2009)合作主编(合作者为Natalie Melas and Mbongiseni Buthelezi)。著有《我们:改变大学文化的学者》(1995),《什么是世界文学?》(2003),《被埋葬的书: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失传与重新发现》(2007)以及《如何阅读世界文学》(2009)。
韦布克•德尼克(Wiebke Denecke)在德国接受本科教育,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在纽约巴纳德学院任教。她是研究古代汉语、古代日语、经典和世界文学的学者,合作编辑新版《诺顿世界文学选集》(2010)。她的第一部著作《“掌握”中国哲学:先秦文学的动力学》(2010)讨论中国古代哲学。这里所收入的文章是她即出的第二部书《跟随别人的足迹:日本和拉丁作家及其自己的文学》的纲领性主张。
阿米亚•德夫(Amiya Dev)在加尔各答的贾达普大学比较文学系(印度第一个比较文学系)任教达30年之久。曾任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主席。他著述颇丰,涉及比较方法、叙事和诗歌理论,翻译研究,孟加拉和其他印度文学。主要著作包括:《印度的比较文学思想》(1984)、《歌曲的复兴:抒情诗概念的更新和实践》(2000,与厄尔•米纳合编);与西西尔•库玛•达斯合编《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1989)。
魏樸和(Wai Chee Dimock),耶鲁大学英语和美国学教授。她曾率先研究美国文学与世界上其他文学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发表早期研究赫曼•麦尔维尔小说的专著《自由帝国:麦尔维尔与个人主义诗学》(1989)发表之后,她在《正义的残余》(1996)中继续探讨文学与法律的关系;并与劳伦斯•布埃尔(Lawrence Buell)合编《地球的阴影:作为世界文学的美国文学》(2007)。本书收入的文章摘自《穿过其他大陆:跨越深度时间的美国文学》(2006),文中,迪莫克运用地理和天文时间作为类比来给美国文学定位,认为美国文学是世界构架的组成部分,是深度时间的结果。
伊塔玛•埃文-佐哈(Itamar Even-Zohar)生于特拉维夫,在特拉维夫大学和耶路撒冷大学接受教育。他提出的多元系统论是对翻译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提出了社会-文化系统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由异质和能动网络构成,这些网络以复杂的方式相互关联。 他认为翻译文学是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一个独立体系,通过对外语意义的归化而在目标语文化内部游刃有余,既可以成为中心,也可以保持边缘的位置。
娜塔莉•梅拉斯(Natalie Melas)系康奈尔比较文学教授。她著述颇丰,主要涉及领域包括学科问题、加勒比海和后殖民作家,与大卫•达姆罗什和蒙吉塞尼•布塞勒兹合编《普林斯顿比较文学读物》(2009)。本书收录的文章摘自她的著作《世界上的差异:后殖民星语比较的终结》(2005)。
厄尔•米纳(Earl Miner)于2004年逝世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多年,在日本古代诗歌和英国文艺复兴等研究领域颇有影响。他论述跨文化比较的重要著作包括《比较诗学: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1990);《日本皇宫诗歌引论》(1968)和《日本的关联诗》(1979)。本书收录文章的题目指的是马拉普洛普太太的随口失言。马拉普洛普太太是理查•谢立丹1775年发表的剧作《对手》中的一个人物。她在谈论一只埃及短吻鳄(alligator)的时候,随口发明了一个并非存在的实体:“尼罗河畔的一个讽喻(allegory)。”
弗朗哥•莫莱蒂(Franco Moretti)在罗马大学接受教育,先后意大利和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现任斯坦福大学英语和比较文学教授,斯坦福大学小说研究中心主任。早在1983年他就发表文集《被视为奇迹的符号》(1983)一举成名。然后他专心研究叙事和体裁理论,著有《现代史诗:从歌德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世界体系》(1998);主编五卷本世界性文集《小说》(2001-2003)。迄今为止,他的著作已被译成15种语言。弗朗哥•莫莱蒂继续提出引起争议的问题,提倡“距离阅读”(“distant reading”),注重文学发展和迁徙的宽泛结构。他在“关于世界文学的臆测”(2000)一文中讨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该文集于《图表、地图、树木:文学史的抽象模式》(2005),本身所收文章就是由该文改写而成。
布鲁斯•罗宾斯(Bruce Robbins)是关于世界主义、知识分子的使命以及左翼在当代文化实践和研究中的作用等争论中最活跃的知识分子之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9世纪和20世纪小说,文学和文化理论,后殖民研究。罗宾斯毕业于哈佛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著有《世俗使命:知识分子、职业主义、文化》(1993)和《向上流动与公共利益:福利国家文学史》(2007)。
苏源熙(Haun Saussy)2004年从斯坦福大学转至耶鲁大学,任比较文学教授。他在东西方比较研究领域是公认的一流学者,著有《中国美学问题》(1993)、《话语长城与文化中国历险记》(2001);“论文化基因和自私的因子”是苏源熙为《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2006)撰写的前言,也即由他出任主席的美国比较文学协会的报告,讨论了比较文学的学科现状。
佳亚特里•查克拉沃蒂•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毕业于加尔各答大学,后移民美国,在保罗•德•曼指导下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爱荷华大学、匹兹堡大学任教,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和大学教授(a University Professor)。斯皮瓦克1976年翻译雅各•德里达的《文字学》依据一举成名。此后积极参与后结构主义的争论,成为后殖民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关键人物。著有《在教学机器之外》(1993)和《后殖民理性批判》(1999)等。2003年发表《一个学科之死》,本书收录的是该书第一章。斯皮瓦克认为比较文学是一个学科,可以训练听取他者声音的想象力。她号召比较学者从区域研究中吸取教训,在全球化时代通过细读坚持严格的语言学习和地方习语。
马兹•罗森达尔•汤姆森(Mads Rosendahl Thomsen)生于丹麦,并在那里接受教育,现任奥尔胡斯大学比较文学教授,主要兴趣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他在《测绘世界文学:国际经典化与跨国文学》中提出了多种分析世界文学的模式,本书收录文章出自该书。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为世界顶级翻译理论家之一,也是颇有成就的翻译实践者,发表多部19世纪到20世纪意大利小说的英译本;现任坦普尔大学英语教授,著有《翻译的陷阱:差异伦理学》(1992)和《译者的不可见性:翻译史》(1995)。韦努蒂认为译者的角色非常重要;译者是文化和时代之间沟通的主要桥梁;他提出的“异化”理论是对普遍接受的“归化”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本书收录的“翻译、共同体、乌托邦”是他的百科全书式文集《翻译研究读本》的结语。
周小仪于1993年获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波博士学位,1997年到2000年期间为香港大学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教授。他著述颇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英国文学、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著有《超越唯美主义:奥斯卡•王尔德与消费社会》(91996)。童庆生( Q. S. Tong)在香港大学任教,从英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重塑中国:用东方主义观点研究中国语言”,发表于Interven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st-Colonial Studies 2:1 (2000).。与人合编《批评地带:中国与西方知识论坛》(2004,2006)。
大文学共荣圈
评分没意思,一种新的比较文学可以读下。
评分本来指望从这本书中获得新的学科视野和方法论的教益,但翻了几篇实在读不下去,真是难为这么糟糕的译笔,去翻译那些讨论文学翻译问题的论文。文化研究好歹还有一帮拿到终身教职的书斋激进分子摩拳擦掌尝试与大众再次会师,这本比较文学文集则很好印证了里面一篇文章的自我批评:“自我封闭、术语罗列、高度理论化、忽视普通读者并缺乏任何普遍的人文关怀……职业学术界共谋反对外行。”
评分反讽的是,翻译问题确实碍眼。比起后一本,显得“难看”(双重意义上)得多,可能是因为陈永国老师的原因。。。不过末篇的《译者的忧郁》倒是写得不错,也颇有启发。“忧郁转向”说得有些卖弄造作了,本质而言还是“译者转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国外的翻译研究确实有它深度发展的资源和土壤以及成果,而国内的研究竟然还在不停地说译文的信达雅。(然而我还是决定离你而去。。。)
评分读左哈尔和卡萨诺娃时很明显感到Modern world-system的影响,后现代的破碎和重构之后开始强调整体和综合了。关于“文学性”,也是在纠偏过于强调外部研究,这里比较同意苏源熙的观点。对莫莱蒂和斯皮瓦克发现问题的能力表赞,至于他们自己的理论体系就选择性接受了。
当今世界文学理论的系统论倾向 郝岚 (本文已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 内容提要: 新世纪以来,对“世界文学理论”的探讨普遍带有系统论的倾向,特别是受益于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这种研究趋势代表了一种试图同时超越现代与后现代范式的努...
评分当今世界文学理论的系统论倾向 郝岚 (本文已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 内容提要: 新世纪以来,对“世界文学理论”的探讨普遍带有系统论的倾向,特别是受益于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这种研究趋势代表了一种试图同时超越现代与后现代范式的努...
评分当今世界文学理论的系统论倾向 郝岚 (本文已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 内容提要: 新世纪以来,对“世界文学理论”的探讨普遍带有系统论的倾向,特别是受益于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这种研究趋势代表了一种试图同时超越现代与后现代范式的努...
评分当今世界文学理论的系统论倾向 郝岚 (本文已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 内容提要: 新世纪以来,对“世界文学理论”的探讨普遍带有系统论的倾向,特别是受益于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这种研究趋势代表了一种试图同时超越现代与后现代范式的努...
评分当今世界文学理论的系统论倾向 郝岚 (本文已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 内容提要: 新世纪以来,对“世界文学理论”的探讨普遍带有系统论的倾向,特别是受益于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这种研究趋势代表了一种试图同时超越现代与后现代范式的努...
新方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