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特·拉魯(Annette Lareau),加州大學社會學學士(1974),伯剋利大學社會學碩士(1978),伯剋利大學社會學博士(1984),1990-2005年為天普大學社會學教授,2005-2008年為馬裏蘭大學社會學教授,2008年被聘為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教授。其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分層、傢庭教育、民族誌方法、兒童,主要關注非裔美國人與歐裔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研究。代錶作為《不平等的童年》,此外還著有《傢庭優勢》(Home Advantage,2000,獲美國社會學協會教育社會學分會Willard Waller奬)等。
本書以內容豐富的故事情節和極富洞察力的生活細節,考察瞭書中那些貧睏傢庭、工人階級傢庭、中産階級傢庭及富有傢庭孩子在學校和在傢裏的生活,頗具思想性地展示瞭不同社會分層的人們占有不同的資源,這種不同錶現在日常生活中養育子女的點滴例行上,並有可能對孩子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實現美國夢的機會産生巨大的影響。
几十年前,印度电影《流浪者》中的主人公拉兹给一代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曲折的命运也引发了人们的深入思考。今天,当围绕“富二代”“穷二代”的讨论日渐激烈、“蚁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时,我们是否依然需要追问:每一代人的命运可以通过奋斗得到提升和改变吗?如...
評分我们中国人特别推崇“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这里面有一种类似于“美国梦”的信念:在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里,任何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奋斗,抓住向上流动的机会,实现自我梦想。由于这在长久以来被视为理所当然,我们常常忘记了一点:这其实是某种特殊社会结构的产物,就像“人...
評分这本书在这学期教育社会学思考这门课的reading list上,关于童年的不平等,好像大家都能说上一两句,可是观察样本不足以构成说服力,分析难以构成体系,这本书似乎就能有理有据地帮我们理清那些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的想法。 这本书讲述了家庭教养如何再生了阶层分化的社会结构,...
剛看覺得很普通,但是看到最後還是蠻有意思的。研究方法、研究動機和反思都很值得一看。
评分受過良好教育的傢長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人來培養。
评分剛看覺得很普通,但是看到最後還是蠻有意思的。研究方法、研究動機和反思都很值得一看。
评分本書後麵附錄第二章,堪稱讀書筆記的典範。 作為對美國之夢的反思,本書以生動細緻的筆觸描繪並對比瞭中産階級的協作培養策略以及工人階級/貧睏傢庭的成就自然長成策略。如果讀者以實用主義的態度來閱讀本書,則會得到有益的啓示,對不同培養策略能夠得到從理論到感性的全方位的認識。如果是以政治批判的角度,則能夠得到一個獨特的視角,認識到優勢的中産階級主導瞭社會的教育理念,並使其後代從中繼續受益。相對弱勢的階級因為不熟悉這套理念並且缺乏實施協作培養策略所需要的資源尤其是技能,而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 作為一個本書中的創新觀念,作者著重考察瞭語言交流在不同階級中的作用。中産階級采取的協作培養策略,使得其後代能夠通過經常性的語言交流和說理訓練,培養瞭在未來職場上所需的技能,並且通過語言交流強有力的影響瞭社會機構,為自己的成長獲取瞭更大的優勢。這其實是社會資源的一種隱性分配方式,隻不過其手段是語言。而弱勢的工人階級/貧睏傢庭的孩子,由於始終是在父母的粗暴命令下生活成長的,缺乏這樣的訓練,因此已經在起點上落後於中産階級的同齡人。
评分在農村長大的我就是成就自然成長的典型瞭,每天放學就是山裏野,那段時光快樂嗎?更多的是無聊吧。感覺要把兩種教養方式結閤會更好,經常迴傢的時候看到鄰居傢的小孩就在想她們好可憐,父母除瞭不給他們餓著,不讓他們沒學上,其他真的就沒提供什麼瞭,把塑造大腦的最佳時期就這樣浪費瞭,所以很討厭那些沒事就生小孩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