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壁生,1979年10月齣生於廣東潮陽,2002年畢業於汕頭大學,200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係,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師,著有《激變時代的精神探尋》(北京大學齣版社,2005),編有《2004:人文中國》、《2005:人文中國》(與林賢治先生閤編,廣東人民齣版社,2005)。
《論語•子路》:“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本書從經學、製度、生活三個層麵對這則對話所體現的“父子相隱”這一觀念進行分析。直躬證父的故事在諸子學說中經過數百年的嬗變,到瞭漢代,“父子相隱”思想進入《春鞦公羊傳》與《白虎通》之中,成為帝國政製的大經大法。同時,在製度儒學化過程中,“父子相隱”思想不斷用於政治建構,到瞭唐代,這一思想製度化為刑律中的“同居相為容隱”,並延續至清末。在生活層麵,製度化的“父子相隱”影響瞭傳統華夏的社會生活,並塑造瞭人們的思想方式。總之,本書以“父子相隱”為例,描述瞭一個傳統觀念從生活世界中發生,走嚮製度化,最後隨著製度的遷變而消失的過程。其視角獨特,從文本齣發,立論有據,是新時代對經學義理的重新闡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陳壁生老師的書,看到中國的學問體係下“經學”是何貌。又從製度構建和現實生活中看到這樣的思想觀念的實踐,是難得的好書。
评分這種書,看瞭讓人汗流浹背,唯有驚嘆。
评分這種書,看瞭讓人汗流浹背,唯有驚嘆。
评分非常好的視角,但父子相隱法律化的部分,史與論都大而化之,未能深入。
评分按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