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民众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民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石岛纪之(1941-),男,日本菲利斯女学院大学名誉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石岛纪之
出品人:
页数:246
译者:李秉奎
出版时间:2016-6
价格:5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6180969
丛书系列:鼓楼史学丛书
图书标签:
  • 抗战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近代史 
  • 历史 
  • 社会史 
  • 石岛纪之 
  • 民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民众:饥饿、社会改革和民族主义》是一部由下至上角度撰写的抗日战争史。全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核心问题,讨论的是抗战时期的粮食问题,即粮食供应对该时期民众日常生活及社会心理产生的深刻影响。该部分重点讨论粮食供应的极端不足及其对民众心理的影响,同时涉及日伪统治区、国民党统治区及抗日根据地的相关应对。第二部分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抗日根据地民众对日军残暴侵略的感受及其采取的行动。其中包括民众如何应对根据地实施的社会改革及根据地针对民众心态和行动采取的对策。该部分考察的核心区域,是晋冀鲁豫边区的太行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民众:饥饿、社会改革和民族主义》与以往著述的角度有所不同,力争为读者提供关于抗日战争史的新观察、新视野。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部分和附录的几篇论文有价值,第二部分几乎是太行根据地史料的复述,冗长且缺乏辨别,读得犯困~

评分

第一部分和附录的几篇论文有价值,第二部分几乎是太行根据地史料的复述,冗长且缺乏辨别,读得犯困~

评分

中国民众大多以农民为主,更多的关心的是吃饭和安全问题,对于土地认为地主是从祖先继承而来,剥夺地主土地是非良心的行为,没有基本的国民意识或者民族意识。随着抗战爆发,安全和粮食受到威胁,赋税兵役越来越重,加上共党在根据地的意识形态宣传,深刻的改变了广大区域的社会结构和民众的思想意识。本书选题很好,不足之处是对民众的观察主要集中于一些历史数据和我党的一些报刊回忆录等资料,较少有民众的言论或者一手资料,因此结论缺乏一些强有力的支撑。

评分

最后对华北的分析是最出色的。

评分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早在抗战时期,晋东南就已学会转移内在矛盾了。但我更关注的是农民在政治运动下的“心性”和“人性”变化。无论是对于抗战参军、吴满有运动乃至妇女解放,其实在具体可操作面上都是博弈的过程。在一个民智未开,需要“膺惩”的国家,荣耀和民族都是个人,稳定与安全需求下的外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