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清末馳名中外的文化怪傑,他學貫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曾經倒讀英文報紙以嘲笑英國人,並譏諷美國人沒有文化,他是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的人,被孫中山譽為“中國第一”。他言辭犀利,辯纔無礙,嚮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講儒學,與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書信交流,討論世界文化和時事政治,印度聖雄甘地稱他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譯者簡介:
黃興濤,湖北荊州人,1965年生,1992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2000年至今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清代中西文化關係史。曾著有《文化怪傑辜鴻銘》、《中國文化通史民國捲》《文化史的視野》等書;主譯《辜鴻銘文集》、《中國人自畫像》等主編《西方的中國形象譯叢》、《文化名門世傢叢書》、《新史學》等。
宋小慶,北京市人,1963年生1 997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曾在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任教現在中央機關工作。著有《關於中國本位文化問題的討論》等。
《中國人的精神》一書的主旨,是揭示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倡導儒傢文明救西論。它是一戰前後(即五四時期)世界範圍內興起的東方文化思潮的代錶作之一。
該書齣版後,立即在西方、特彆是在德國引起轟動,各種報刊紛紛摘錄和譯載。很快,德文譯本(1916年)、法文譯本及日文譯本也相繼問世。
《中國人的精神》中文版初版於1996年,至今已是第三版。譯者在前兩版的基礎上對《中國人的精神》進行瞭逐字逐句的核校、修改與潤色。為瞭準確地再現原作風格,譯者對有關部分還進行瞭補譯或重譯。另外為瞭讓讀者更好地理解辜鴻銘其人其事,譯者還特彆增附瞭眾多名傢記敘辜鴻銘的文章。
以前只是影影绰绰的知道辜鸿铭是清末的一个“怪才”,是有名的铁杆“保皇派”;便想当然的以为他不过是个腐朽的封建遗老,能背点四书五经,吟那么一首两首的风月诗词;历史的洪流把他抛弃,将他所有的言论都擦个干干净净,也应当不会有任何遗憾处。读了他的《中国人的精神》,...
評分以前只是影影绰绰的知道辜鸿铭是清末的一个“怪才”,是有名的铁杆“保皇派”;便想当然的以为他不过是个腐朽的封建遗老,能背点四书五经,吟那么一首两首的风月诗词;历史的洪流把他抛弃,将他所有的言论都擦个干干净净,也应当不会有任何遗憾处。读了他的《中国人的精神》,...
評分读这本书源自于跟同学争论学贯中西这个词。 宝越是有这本书的。不知道她看过没。这本书很好看。 我来简单的回忆一下他的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 没有什么逻辑,想到啥说啥。 他大力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他提到中国人的最好的品德为一个“温...
評分读这本书,你若带着现代人的眼光去俯视,看到的只是一个痴狂的老头执拗地抱着没落帝国肌无力的大腿,以及一些带着护短似的孩子气的观点; 而当你委身相就于作者所处的世界大时代背景下,读出的就是一个固执的儒者,在无数华人精英们奋力鼓吹西化的浪潮中,静立一隅,冷眼旁观...
評分拿到这本书时,就觉得黑圆金方坐在右角的封面有些奇怪,所以我决定查查这本书到底有几个版本。豆瓣上十几本,当当也有近十本在售,译文好不好我没法说,毕竟不是拿来做研究,会买几个版本做比较。但看封面的话……嗯,在那些作者全身像、半身像,国画山水、描线画,自然景物中...
如果看過林語堂的《吾國與吾民》,明恩溥的《中國人的氣質》,這本書是必看的。三者比較,各有韆鞦~
评分如果沒有在中、外兩個環境裏生活、學習、思考的經曆,恐怕很難領會辜先生的一片深意。一個偉大的思想傢,固然有其知識和理解上的錯漏,但其精神,必將超越時代的局限,日久而彌新。
评分辜老先生的《中國人的精神》未免對中國人的精神太過樂觀瞭罷,這有點自以為是瞭。
评分如果看過林語堂的《吾國與吾民》,明恩溥的《中國人的氣質》,這本書是必看的。三者比較,各有韆鞦~
评分魯迅有篇雜文 “以腳報國”,楊縵華女士用三寸金蓮徵服無知的比利時女人,迴國後卻還煞有其事著文一篇,以長國人誌氣~不知辜鴻銘先生之禮,義,和平,道德力量與三寸金蓮何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