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性别

消解性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迪斯·巴特勒

Judith Butler

当代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之一。1956年出生于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与比较文学系教授。

她被认为是“在现代政治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声音之一”和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之一”。她在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当代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等学术领域成就卓著,被视为酷儿运动的理论先驱。

主要著作有《性别麻烦》《身体之重》《消解性别》《欲望的主体》等。

郭劼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教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研究兴趣包括比较文学、性别理论、妇女研究、视觉文化。

出版者:
作者:[美]朱迪斯·巴特勒
出品人:浦睿文化
页数:352
译者:郭劼
出版时间:2024-10
价格:6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382148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对女性主义、性别研究领域影响巨大

全球知名的思想家朱迪斯·巴特勒 经典作品

顾燕翎、刘绍华、戴雪红、肖巍、张念、王玉珏、都岚岚推荐!

*****************************************

全新译文修订版

豆瓣“热门两性关系图书TOP9”

*****************************************

《消解性别》是巴特勒直面社会议题的一部著作。在本书中,巴特勒第一次把目光放到了普通人及他们的生活上,全书围绕“让生命活得下去”的主旨展开论述,批判了男女二元的性别框架,反驳了各种形式的性别本质论。

本书以众多现实案例说明了性别规范的两面性。一方面,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我们就无法相互理解、相互承认。但另一方面,让日子过不下去的正是这些规矩。因此,唯一可行的做法是让性别这个概念保持开放性和不可知性。正如巴特勒所说,“批评的意义在于对束缚生活的规矩提出质疑,好让生活方式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男孩和女孩儿都是纯洁的,不要打搅,而成长就是不断地进入禁地和品尝。没有区别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男孩儿变为男人和女人的一部分,真是好,女孩儿变为女人和男人的一部分,均等机会,好好。  

评分

看完之后印象深刻的还是“性别制约”和“给人以公正:性别再分配和变性寓言”“性别反诊断”等等前几章。 时刻提醒你,没有什么是自然的,一定正确的。所有的规范都是权力作用产生的结果。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你没办法去确切的承认某样东西、某种论调一定是对的或错的。 那...  

评分

“表演”并非身体主体性探索的唯一渠道,“性别”也不是对人的唯一“规范”,仅仅认为朱迪斯·巴特勒不过是在跟性、性别或身体打交道,我想这未免太看低了她。在我看来,她是一位一直在努力思考、探索和尝试生存/生命/生活的更多可能性的勇士,而这种努力的动力源自她自身的需...  

评分

男孩和女孩儿都是纯洁的,不要打搅,而成长就是不断地进入禁地和品尝。没有区别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男孩儿变为男人和女人的一部分,真是好,女孩儿变为女人和男人的一部分,均等机会,好好。  

评分

男孩和女孩儿都是纯洁的,不要打搅,而成长就是不断地进入禁地和品尝。没有区别的世界是美好的世界,男孩儿变为男人和女人的一部分,真是好,女孩儿变为女人和男人的一部分,均等机会,好好。  

用户评价

评分

1、指出规范实际上为“人” 的概念提供了可理解性,因而规范界定了“人”和“非人”,后者不仅不被承认作主体,其死亡也不会被哀悼。2、批判规范,批判异性恋的规范性,用公开的述行行为事实上对异性恋霸权的挑战以及酷儿群体内部已然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事实反讽式地质疑俄狄浦斯的三角结构作为象征规则的不可动摇的地位。性别/性别差异都可以是行动的结果和样式,因而也可以被消解,构思超越于性别差异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3、批判自主性,立足于黑格尔式的承认,巴特勒指出不可能有自足的自我,自我始终都与他者斗争、出离自身,是迷狂(ec-stasy)的。所以认为自我意志可以改变一切的“唯意志论”是错误的,主体是出离自身且因而是脆弱的,解构identity和性别本质论的同时又呼吁了互相依存的非暴力政治的可能性,呼应哀悼。

评分

是再版书,也是第一次读,就像是海面巨大的浪潮般给人冲击,初次读十分震撼。她说性别不是天生,而是一种制造(doing),是存在于某种社会性里。性别的界定和社会规范相关,是规范“消解”了人的性别,剥夺了被承认为人的资格。

评分

久闻大名的著作,但读起来不仅不过时,甚至(对于这个时钟倒转的世界)还有寓言性质。一边看一边津津有味地回味上周的JK罗琳新闻。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引经据典——当然,这是作为读者的我的缺点,朱迪斯·巴特勒是完美的。

评分

1、指出规范实际上为“人” 的概念提供了可理解性,因而规范界定了“人”和“非人”,后者不仅不被承认作主体,其死亡也不会被哀悼。2、批判规范,批判异性恋的规范性,用公开的述行行为事实上对异性恋霸权的挑战以及酷儿群体内部已然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事实反讽式地质疑俄狄浦斯的三角结构作为象征规则的不可动摇的地位。性别/性别差异都可以是行动的结果和样式,因而也可以被消解,构思超越于性别差异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3、批判自主性,立足于黑格尔式的承认,巴特勒指出不可能有自足的自我,自我始终都与他者斗争、出离自身,是迷狂(ec-stasy)的。所以认为自我意志可以改变一切的“唯意志论”是错误的,主体是出离自身且因而是脆弱的,解构identity和性别本质论的同时又呼吁了互相依存的非暴力政治的可能性,呼应哀悼。

评分

是再版书,也是第一次读,就像是海面巨大的浪潮般给人冲击,初次读十分震撼。她说性别不是天生,而是一种制造(doing),是存在于某种社会性里。性别的界定和社会规范相关,是规范“消解”了人的性别,剥夺了被承认为人的资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