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蛋先生的学术生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施爱东

196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故事学、谣言学、科学哲学。著有《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故事法则》《故事机变》《故事的无稽法则》《民俗学立场的文化批评》《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金庸江湖手册》等。

出版者:
作者:施爱东
出品人:艺文志eons
页数:400
译者:
出版时间:2024-7
价格:6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90119
丛书系列:艺文志·社会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学术史 
  • 民俗学 
  • 随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当我们借助“发展”和“进步”的眼光来回望一个学科的学术历程时,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常规预设,比如:学术发展是在传统继承基础上的学术创新,学术发展是沿着一条从低往高、后出转精的道路不断前进的,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与他的学术贡献大致成正比,等等。在这些预设之下,成王败寇,能够进入学术史大门的永远只是极少数知名学者,而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了学术史的大门之外。可是,只要我们换一种眼光,参照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思想方式,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的行业习俗以及他们所处的学术生态,一样应该得到我们的讨论。

在学术行业,一样有祖师崇拜、学术赶集、资辈亲疏、派系与行规、控制与反抗、顺从与革命,有主流与边缘的分野、师承与圈子的壁垒、尊老与维亲的传统,还有自卖自夸的学术营销、连横合纵的操纵方略。有些看似国民性的学界弊端,其实是国际性的科学社会学难题;有些貌似公平的行业规则,其实严重束缚着学术发展。常规研究和科学革命,既是学术发展不可或缺的行进双轨,也是无需蓝图规划的自然历程。本书就是这样一部关注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工作者,供普通学术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术工作者参考的“社会生态志”。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就第一章有些意思,三星半吧。

评分

两头可以,中间写的都是老问题,看个乐可以

评分

虽然有不少槽,但整体而言,骂娘的部分并不多,倒是涉及了不少学术工作中的“术”,从手艺到手腕,无不倾囊。非常适合有志于学科建设的青年弄潮儿。

评分

哈哈哈哈,凡夫只能个案吐槽目前人文领域的诸多怪像,大佬早已系统考察如今学术江湖的明暗规则。最好玩的是,施公所举的事例,多是他的同行师友,不知道这些大佬看到会不会破防。?贫喵略微眯眼,发现他重点言及的民俗学界同辈大佬,有吕微、陈泳超、刘宗迪……大概有头有脸的一派之尊都被点名了~?期待施公日后研究一下“学术妲己”“学术嫪毐”“学术赵高”?

评分

儒林的民俗学,确确实实是作者的大量“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穿插的很多概念也让读者阅读之余忍俊不禁,例如“礼物的流动”。门派、学派、流派的递进路线的共同体形成、生长路径分析又不禁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的东汉-魏晋士大夫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研究。但读完后最觉得发冷的,还是对于学术史的批评:在基于进化论思维的学术史书写中,往往以今天的结果倒退过去学术思想产生的“原因”而进行构建,往往是对“有效创新”进行定向挑选,曾经存在但是未能得到充分发育和持续推进的“无效创新”则得不到关注。因此,好的学术史也需要回归历史情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