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袁行霈 文学理论 诗歌 中国诗歌 中国古典文学 古代文学 古典文学 文学
发表于2025-02-25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分上、下两编,上编以言、意、象、境为核心,探讨中国诗歌艺术理论;下编具体沦述、分析屈原、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温庭筠、韦庄、苏轼、周邦彦、陆游等13位诗人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全书将诗歌理论与诗歌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考察相结合,将对诗歌理论的探索与诗人之艺术的具体研究互相印证,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经典之作。
论文写得还不错,但是用来钳制北京大学考研学生和北京大学本科生,就是一本垃圾读物了。中国人不允许用事实和创新挑战权威,由此可见一斑。大家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买来北京大学中文系二十几年的文学专业考研试题,其中至少有三道诗歌鉴赏题直接来源于本书,十几道诗歌题间接和这本书有关。这本书成了变相的考研宝典。如果大家是高中生,把这本书当成是高考进入北大的攻略,我完全理解;但是身为有独立思想的成年人,我们在文学研究或是其他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沿袭老一代人的观点或是把同时代某一派人的观点当成权威,抱歉这就是中国学术萎靡不振的现状。北京大学中文系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将本系教师来自北大毕业的比例由百分之八十降至百分之十五。同时面向整个华语区的大学教授公开招聘,这样才能恢复真正的北大传统。否则一代不如一代,吃老袁的剩饭
评分大部分吸收到《中国文学史》中去了
评分后面一编跟文学史一样。。
评分写得不差,比现在大多数文章都好得多。
评分举重若轻,深入浅出。… 上编,在对古典诗学的千淘万漉中,十分有见地选出言意象境这几点最具代表性的诗学概念,进行宏观上的梳理和总结,并建立起系统的认识。这才是古代文学理论的书写应该有的角度。… 下编,从微观的角度,运用上编的诗学理论,具体解读重要诗词大家。当然,“人格与风格”论,最适合那些用生命写成诗歌的伟大诗人,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杜,等等。所以,袁老此论也只具体运用到,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李贺几位诗人。至于大的文化背景的考察,重点只说了“李白与盛唐文化”。更多的是能抓住所论诗人诗歌艺术的独特而最主要的风格,多方面展开论述,如陶渊明的自然,王维的禅境和画境,李白的盛唐气象,李贺的苦闷,柳七词的俚俗,东坡词的以诗为词,清真词的以赋为词,等等。… 读了教材再来读袁老的论文,真是豁然开朗。… …
如其所言,本书上下两编,一为世界观与方法论,一为诗歌史与诗人论,前者为后者之提纲,后者为前者之落实。其中又以“意象”、“意境”为得意之法(拈出这样的古典诗歌的特色的方法,是在古典文论中爬疏出相关材料,一一为之参合比对,然后其义自明,再加以个人的整理而使之光...
评分因为读陆时雍的《诗镜总论》读得太辛苦了,只好找来袁行霈先生的这本书来当做辅助读物,却发现这本书太好读了。 看得出来袁先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已到了纵浪大化的境界,不论写哪方面都信手拈来,言之有物,但是又不掉书袋,读来通俗平易。 单看目录:中国古典...
评分如其所言,本书上下两编,一为世界观与方法论,一为诗歌史与诗人论,前者为后者之提纲,后者为前者之落实。其中又以“意象”、“意境”为得意之法(拈出这样的古典诗歌的特色的方法,是在古典文论中爬疏出相关材料,一一为之参合比对,然后其义自明,再加以个人的整理而使之光...
评分因为读陆时雍的《诗镜总论》读得太辛苦了,只好找来袁行霈先生的这本书来当做辅助读物,却发现这本书太好读了。 看得出来袁先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已到了纵浪大化的境界,不论写哪方面都信手拈来,言之有物,但是又不掉书袋,读来通俗平易。 单看目录:中国古典...
评分(袁行霈在撰写《燕南园62号——记恩师林庚》时提到此序之诞生,言林庚先生得到书稿,一句客套话不说,“十分痛快地答应”撰序,其文“置于晚明小品的名篇中也是上乘之作。”) 中国是诗的国度,使得奥秘历来为人所乐道,而诗的艺术真谛又往往在可谈与不可谈之间,...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