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隆溪,生于四川成都,北京大学西语系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著名比较文学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关门弟子。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教授。曾受聘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任比较文学教授。他的研究范围包括英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比较文学、文学理论及跨文化研究。主要著述有:《道与逻各斯》、《20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及《走出封闭的文化圈》等。
这本小书的目的不仅在于展示东西方在观念和主题上的契合,而且还要提出一个更强的观点,即只有从东西方比较研究跨文化的视角,才可能获得某些批评的洞见。如果不超越单一文学传统有限的视野,我们就不可能有开阔的眼光,来纵览人类创造力的各种表现和无穷的可能性;而我们一旦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有了开阔的眼光,再回过头去反观许多文学作品,就会发现有些东西我们过去竟然没有留意到,也毫无批评的意识。
張隆溪先生是比較文學研究的大家,要研究比較文學,或者擴大點說兩種文化的比較,首先被比較的二者必須具有可比性。 張先生此書首先建立在對鄧斯威爾、吉卜林等人認為的“東即是東,西即是西,這兩者永不會相遇”這一理念的批判之上。張先生認為,東西之間,尤其是...
评分《“反者道之动”:圆、循环与复归的辩证意义》的论述实在精彩,用跨文化的视野诠释出很多新的比较研究点。不过前几篇文章的主题就减薄了点。
评分《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一书中突出了一个观点:即如果没有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硏究一样东西,那么,根本就没法获得某种批评的洞悉。同一个道理,倘若不超越单一的传统视野,我们的眼光就不可能越来越开阔,对阅读质量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低。 有没有想过,阅读方式其实也...
评分《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一书中突出了一个观点:即如果没有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硏究一样东西,那么,根本就没法获得某种批评的洞悉。同一个道理,倘若不超越单一的传统视野,我们的眼光就不可能越来越开阔,对阅读质量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低。 有没有想过,阅读方式其实也...
评分《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一书中突出了一个观点:即如果没有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硏究一样东西,那么,根本就没法获得某种批评的洞悉。同一个道理,倘若不超越单一的传统视野,我们的眼光就不可能越来越开阔,对阅读质量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低。 有没有想过,阅读方式其实也...
2008-06-27
评分几篇讲稿都是由一个点出发牵出一条线进行“跨文化阅读”,如毒药、珍珠意象、狄金森与“诗人的圆”(这段阐释让我想起了猎人念能力里的“圆”和“周”233)。有些中西互释的地方是有点牵强,但是写得的确很精彩,都能圆回主题。“在即为其所在,只有圆周在于其间。”
评分扣一颗星因为读得不过瘾……
评分我会认为这种写作是非常有益的,详实丰富,富有见地。对于是否可比的老问题,我默认为已解决了。
评分几篇讲稿都是由一个点出发牵出一条线进行“跨文化阅读”,如毒药、珍珠意象、狄金森与“诗人的圆”(这段阐释让我想起了猎人念能力里的“圆”和“周”233)。有些中西互释的地方是有点牵强,但是写得的确很精彩,都能圆回主题。“在即为其所在,只有圆周在于其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