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颐,著名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等。著有《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历史:何以至此》《逃向苍天:极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取静集》《被延误的现代化》《历史的裂缝》《历史的进退》等,译有《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唯科学主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等。
从最高统治者到官僚队伍,再到商人和底层民众,1900年的大清上上下下都透着一股衰败相,乌云暗沉,山雨欲来。本书就1900年的大清事迹“切其一片”,一片虽薄虽小,但通过对切片的病理分析,意义却未见得轻而浅。清政府对危机的发生起了什么作用,危机产生后又是如何处理的?鸦片战争60年后,社会阶层的变化对此又有什么影响?在这场惊涛骇浪中,官员们又是如何应对的?简言之,本书将视角投射在清政府对危机的判断和管控、新的社会阶层对社会进程的影响、中高级官员对时局的判断和应对之上。
------------------------
◎著名近代史学者雷颐先生新近著作。
◎1900年这场巨大的悲剧,惊心动魄,风云变幻,拉开了 20 世纪中国的序幕。义和团成员、中国民众、大臣官员、清政府及整个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是近代中国无法忽视的一段特殊历史。
◎本书以独特的切片视角,取1900年前后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与人物,通过具体事迹、个人命运,剖析晚清政治与社会之病理:质朴民众的爱国热情被用作工具,以圣主为自己做合法性辩护的官场特色,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一再误国,臣子为“圣明天子”做替罪羊……上上个庚子年的病症依然值得认真回顾与深思。
1900年是庚子年,本年的大事件是八国联军的侵华。起因是义和团围攻外国驻华使馆,闹教而慈禧太后对八国宣战,但不久即发现“拳民刀枪不入也无法抵挡洋枪火炮”,不得不仓皇西逃。雷颐截取这一年前后大事件,尤其是“己亥建储”“义和团运动”“东南互保”等分析详细,围绕关键...
评分1900年是庚子年,本年的大事件是八国联军的侵华。起因是义和团围攻外国驻华使馆,闹教而慈禧太后对八国宣战,但不久即发现“拳民刀枪不入也无法抵挡洋枪火炮”,不得不仓皇西逃。雷颐截取这一年前后大事件,尤其是“己亥建储”“义和团运动”“东南互保”等分析详细,围绕关键...
评分1900年是庚子年,本年的大事件是八国联军的侵华。起因是义和团围攻外国驻华使馆,闹教而慈禧太后对八国宣战,但不久即发现“拳民刀枪不入也无法抵挡洋枪火炮”,不得不仓皇西逃。雷颐截取这一年前后大事件,尤其是“己亥建储”“义和团运动”“东南互保”等分析详细,围绕关键...
评分在1870年“天津教案”中,提督陈国瑞是亲自在第一线煽动民众的武官,曾文正处理教案时,法国点名要将陈与其他两名官员正法。另两名官员虽也免死,却被流放,而陈国瑞却毫发无损,只是被“养病”。陈本为无赖,经历倒也传奇,但他能屡屡得势横行,以至连曾文正也奈何不得,却也...
评分1900年是庚子年,本年的大事件是八国联军的侵华。起因是义和团围攻外国驻华使馆,闹教而慈禧太后对八国宣战,但不久即发现“拳民刀枪不入也无法抵挡洋枪火炮”,不得不仓皇西逃。雷颐截取这一年前后大事件,尤其是“己亥建储”“义和团运动”“东南互保”等分析详细,围绕关键...
文如其名,切片,将1900年切其一片,连带前后须筋,窥一斑而知全豹。己亥庚子辛丑,这几个耳熟能详的年号连起来,总能唤起中国人惨痛的集体情绪。书中所述对我这种历史小白而言,读起来确乎有种残酷的快感,不过正如切片一词所示,本书更多的是对史实的客观呈现,而少了些对历史的主观评述,因此也略显不够深入,其实还是很想要看到作者本人对这风云变幻的几年的个人观点的,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对于清王朝末期的种种屈辱,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未免太过矫情,只保持情绪上的愤怒也有失偏颇,但这样一个步步皆错满盘皆输狂妄自大又懦弱自卑的腐朽王朝,对文化对人心对精神的腐蚀是前所未有的,1911年的结局,早在1900年之前就已经注定。
评分得到听书: 从教案到庚子国变,清政府始终陷在一个怪圈里。它既没有实力驱逐外国侵略者,又总是挑动民间朴素的爱国热情,向列强挑衅;而一旦惹下了处理不了的事端,它又不得不向自己的国民露出残酷的嘴脸,巴望着靠镇压民怨来平息洋人的怒火。由于新旧两派的权力斗争,数十年间,清政府内部在涉及洋人的问题上始终没有达成共识,这使得它的政策总是朝令夕改,前后矛盾。从民间看来,官府一会儿号召大家反抗洋人,自己却缩在后面没什么动作,一会儿又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反倒把屠刀砍向了自己的老百姓。这样一个政府,当然是不堪信任的。就这样,清政府的合法性,在一起起教案中不断磨损,直到庚子国变,终于无力回天。
评分关于辛丑条约前后的起因结果。听说原书本想命名为《义和团》或《辛丑条约》,但审核不过。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义和拳民真的就消失了吗?与其说落后就要挨打,不如说不遵守规则就要挨打,大清的灭亡不是没有道理的。现今,喊打喊杀声依然不绝于耳,当初的义和拳民结局如何呢?不妨看看此书了解下。
评分2021读完的第3本书
评分对我思考近现代史连贯性有帮助,还有正好本书后记就是《历史三调》的前言,接下来确实该读柯文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