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哲生(1966—2004),颱灣高雄縣岡山鎮(今高雄市岡山區)人,畢業於文化大學英文係、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文字冷靜平淡,敘事手法簡約節製,寫作風格猶如疏離的冰山,字裏行間的處處留白常蘊含深刻意義。作品往往通過兒童單純的眼光去捕捉人類的孤獨、生存睏境與潛藏人們心底的沉鬱情感。
曾獲“五四文藝奬章”、第33屆“吳濁流文學奬”小說正奬、第20屆“聯閤報文學奬”短篇小說評審奬與第17、22屆“時報文學奬”短篇小說首奬。著有小說集《靜止在樹上的羊》《寂寞的遊戲》《秀纔的手錶》,中篇小說《猴子》《羅漢池》(簡體版為《猴子·羅漢池:袁哲生中篇小說閤輯》),倪亞達係列小說與颱灣寶瓶文化代為齣版的紀念文集《靜止在:最初與最終》(即後浪簡體版《送行》)。
袁哲生紀念文集,收錄早期絕版作品、未發錶小說與私人手劄。
在《送行》中,我們得以見證一個經典作者的誕生。
◎ 編輯推薦
✨ 2005年,寶瓶文化為袁哲生齣版紀念文集《靜止在:最初與最終》;如今簡體版《送行》麵世,不隻是一場紀念,更是一種傳承,讓這位小說傢重新被認識,讓他的 作品不斷被重讀。本書除瞭收錄袁哲生已經絕版的首部作品《靜止在樹上的羊》和未發錶小說《溫泉浴池》,更邀請颱灣小說傢童偉格為新版作序,將“一筆一畫的希望”寄托給未來的讀者。
✨我們會在《送行》中看到袁哲生用一種“輕短俏皮、厚積薄發的小說閱讀術”去詮釋瀋從文、汪曾祺、海明威等經典作者;也會看到他書寫齣風格不同於小說的散文,談論愛情滋味、服役經曆與日常生活。袁哲生在小說之外的創作麵嚮與內心世界,都珍貴地保存於本書。
✨ “寫作就是用一種深情的方式跟這個世界說再見。”書寫風格獨特的袁哲生,最終也在《送行》裏闡述個人的創作理念,以“收音機、溫度計、靈媒、乩童”等關鍵字說明何為小說傢,用“招魂、通靈”解釋寫作這項技藝。這些答復,為人打開新的視野,讓以後的讀者與創作者去往更遠的地方。
◎ 內容簡介
1995年,袁哲生齣版首部作品《靜止在樹上的羊》,隱約展現日後的小說風格,本書“輯一”即來自於此作。在“輯二”文學評論裏,我們則見證小說傢與其他創作者的隱秘關聯。到瞭“輯三”“輯四”,袁哲生書寫齣《溫泉浴池》《偏遠的哭聲》等成熟之作。
從最初到最終,從袁哲生的小說到他的私人手劄,我們得以見證一個經典作者的誕生。
◎ 名人推薦
✨ 小說傢靜停十年文學創作期,將最初與最終,疊閤為本書。而倘若真如上述所言,隻有作品,可能代替創作者長久地生還,那其實不無殘酷地意味著:作品纔是創作者的真切生命,因唯有它,有望背離死亡的單調復核,而將小說傢自言的“萍藻”,寄托給未來的林澤——一字一句的未知,因此,也就是一筆一畫的希望。
——颱灣小說傢 童偉格
✨ “輕”與“抒情”的創作手法,袁哲生有意將自己與同時代的主流小說傢進行區隔。他的寫作手法刻意採取“輕”的技巧,美學則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特彆是場景的經營、意象的捕捉、節製與留白的敘事手法、抒情的視野,還有現代文學傳統裡審視關注的人類的普遍經驗、共通處境,這些都在袁哲生筆下獲得再次發揮與詮釋的機會。
——成功大學颱灣文學係副教授 劉乃慈
✨哲生的文,似乎比我們更早一步試著使用一種減法。他總努力要寫得少,而不是寫得多;寫得輕,而不是寫得重。許多小說,情節、高潮、轉摺、主題種種,都不是必然物,讀者隨著他的眼睛觀看,隨著他的耳朵傾聽,悟得一個又有情又無情的世界,不堪處,與其大寫反叛與輕衊,不如代之以寬容與幽默。
——颱灣作傢 賴香吟
◎ 獲奬記錄
☆ 本書收錄1994年颱灣“時報文學奬”短篇小說首奬作品《送行》,以及1995年“中央日報文學奬”小小說奬第二名作品《雪茄盒子》。
☆ 作者拿下諸多颱灣重要文學大奬,如“吳濁流文學奬”“聯閤報文學奬”“五四文藝奬章”,也榮獲新京報·騰訊2017年度十大好書、首屆“做書奬”年度原創小說等大陸奬項。
随着《送行》的出版,小说家袁哲生的主要作品迄今已在中国内地全部拥有了简体版。这位38岁英年早逝的纯文学作家的整体创作面貌终于得以清晰呈现。这本《送行》收录了包括袁哲生首部小说集《静止在树上的羊》在内的一系列短篇小说、未发表遗稿、文学评论和创作手札。 《送行》是...
評分 評分袁哲生《送行》 读完送行,不甚了了,对台湾现代文学一直不感冒,总觉得写作不如大陆作家那么深刻;苦闷的时代,苦闷文学,刻画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或许不太喜欢读短篇小说吧,这也可能跟个人悟性有关,我总感觉不能短文中悟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送行》这本书也是,读下来,...
評分 評分写作就是挑坟地,挑一个灵魂的风水之地,一个活人渐渐远离现实,在活着的时候慢慢死去,渐渐远去。——袁哲生 对于写作,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作家也都有自己的见解。因为热爱,因为内心想要倾吐的欲望,因此一部部作品诞生,才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文学是...
簡潔是至高的繁復。
评分小說是對人生的一種猜測。用自己的方式算命。 寫作就是為自己的靈魂看風水。 小說就是告彆人世前,一聲如釋重負的嘆息。 寫作就是用一種深情的方式跟這個世界說再見。 我好喜歡輯三叁的超短篇,更喜歡輯四的“囈語”,所以也那麼喜歡加繆手記。 早期的作品有很打動我的,但還是有很多嘗試性的東西喜歡不上。
评分真的是「一筆一劃的希望」,坦誠的動人的靈氣的稚嫩的讓人驚艷的都有,同桌講,從袁哲生的軌跡她看到虛無,一個熱愛文學的年輕人如何度過這一生,寫作的無望,這一生好像一種被復製的虛僞,但我現在覺得嗯好像不是這樣,不是現實要朝嚮那個完滿的理念因而擁有意義,而是實存(the real)本就轉瞬即逝,很脆弱,隻能輕柔的觸碰它不可能長期擁有,但我們仍可以不斷地觸碰它,去感受永恒的短暫幸福,通過信念和創造性的活動。
评分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袁哲生的成長軌跡。他曾努力勾勒齣“一筆一畫的希望”,卻早已一語成讖似地寫下:“寫作就是以一種深情的方式跟這個世界說再見。”
评分後浪太棒,袁哲生的早期文集,許多文章從沒讀過,很驚喜。袁哲生的短篇文風自成一派,有吳念真之真,技巧上又更為成熟,將因果深埋在故事的細節,充滿瞭生活的隱喻。第一次看袁哲生的書評,通透得很,語氣像好友聊天,有點可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