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 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经代代相传,长久地浸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论、活动当中了。对孔子、《论语》和儒学,似乎还要做另一种工作,就是对这一“半宗教半哲学”的文化精髓既解构又重建的工作。培育人性感情、了解和区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公德、重视和把握个体命运的偶然,乃《论语今读》的重点。
此书初版于1979年,康德的哲学更早在200多年前已经问世;这座思想的殿堂,200年后仰望其间,更加宏伟而且质朴。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说这话的人照顾到了全体的人;若是人间终无平等,阶级必然存在,大概总会有一部分“人”沦为工具,如何实现全体的...
评分声明一下,我只看了一段,就是关于数学的本质(第二章第六节)那部分 作者似乎在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发展理论(实践、生产、工具)看待数学, 并且用这种方法批判弗雷格罗素的纯粹分析观。 这样的论述我个人实在是不能接受。 我个人关于各种数学(准确地说,是算数,不包括几何...
评分此书初版于1979年,康德的哲学更早在200多年前已经问世;这座思想的殿堂,200年后仰望其间,更加宏伟而且质朴。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说这话的人照顾到了全体的人;若是人间终无平等,阶级必然存在,大概总会有一部分“人”沦为工具,如何实现全体的...
评分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看起来应该是李泽厚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问题是,这只解释了人从哪里来的问题,而到底人该往哪里去呢?这后一个问题,在李泽厚的思想里,至今没有得到完整的系统的阐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是未来百年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就一个国家的方...
评分以前看过黄集伟的《孤岛访谈录》,里面采访了一帮人,如果去孤岛可以带一本书,将如何选择云云。如果拿这个问题去问李泽厚,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纯粹理性批判》。李老爷子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牛棚若干年, 种下的因是《纯》这本有嚼头的书,结出的果就是《批判哲学的批判》。...
说真的这本书涉及康德哲学著作,理解比较困难,即使是李泽厚介绍自己的哲学体系问答也如雾里看花。
评分手头上第二本关于康德研究的中文专著。
评分说真的这本书涉及康德哲学著作,理解比较困难,即使是李泽厚介绍自己的哲学体系问答也如雾里看花。
评分彻底看不懂!
评分彻底看不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