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汪暉 政治哲學 政治 政治學 思想史 中國 現代性 去政治化的政治
发表于2025-04-24
去政治化的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全書以“中國”及其“現代”為核心關懷,討論的多是90年代以來社會急遽轉型中經濟全麵市場化、消費主義盛行、社會階層結構性重組和知識群體明顯分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知識思想的狀況與問題;同時對60年代末期以來,東西方均逐漸強化的“去政治化”過程所導緻的政黨政治的危機進行瞭深入的分析和論述。
汪暉,1959年10月生,江蘇揚州人。曾就學於揚州師範學院中文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88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職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著作有:《反抗絕望——魯迅的精神結構與<呐喊><彷徨>研究》(1991)、《無地彷徨——“五四”及其迴聲》(1994)、《死火重溫》(2000)、《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2004)等。
汪暉的東西有足夠的復雜性和延展性。誠然失之空疏駁雜,但確能提供不少啓發。五星打給《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權的多重構成與60年代的消逝》,《改製與中國工人階級的曆史命運》和《中國現代思想的興起新版序言》三篇,汪暉05年之後的寫作功力有瞭顯著增長。
評分雖然隻是一本鬆散的論文集,但本書收錄的大部分文章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汪暉的中國視角和對現代性問題的密切關注,而這些研究的時代背景則是上世紀90年代以後的社會階層結構重組、經濟的全麵市場化和消費主義的塵囂日上。正是因為這些變化,汪暉基於左派立場的分析和批判纔顯齣彆樣的價值和生命力。
評分雖然隻是一本鬆散的論文集,但本書收錄的大部分文章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汪暉的中國視角和對現代性問題的密切關注,而這些研究的時代背景則是上世紀90年代以後的社會階層結構重組、經濟的全麵市場化和消費主義的塵囂日上。正是因為這些變化,汪暉基於左派立場的分析和批判纔顯齣彆樣的價值和生命力。
評分我們尤其要區分清楚兩點:第一 拉康與後結構主義的差彆 第二 左翼與後殖民的差彆 these two points differ universalism-leftwings from imbecile reactionists 汪暉可惜沒走到最後一步
評分一個優秀的學者一定是一個會提問的人,看汪暉就是這種感觸。《當代中國思想狀況與現代性問題》當中提到的三種馬剋思主義對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睏境的分析值得細讀。
初识汪晖先生,是读他的《去政治化的政治》一书。当时也许未能咀嚼透彻其精神实质和价值指向,但其对九十年代社会转型以来的中国思想状况和问题的梳理,对六十年代末期以来的“去政治化”过程所导致的社会政治危机进行的分析,着实重磅出击、振聋发聩。 如果说《去政治化...
評分原文:科学主义概念带有浓厚的英美自由主义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对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传统的批判。 纠谬:科学主义不是对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传统的批判,而是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的顶峰! 按一般的理解,有所谓强科学主义与弱科学主义,强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方法能解决人...
評分2008年,清华大学汪晖教授出版了论文集《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收入了写作于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以后的一些文章,其中2007年发表的《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是点题之作。本书有一个基本思路,即认为对于19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
評分如果说六十年代,从欧洲美国的各种反战和civic movement,到亚洲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再到当时中国内部对于社会主义走向的理论论辩,包含了“政治”的,对于当前社会可能性的严肃思考,那么到现在,无论西方和中国都共同面临着“去政治化”。而这种被视为“自然”和“正常”...
評分2008年,清华大学汪晖教授出版了论文集《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收入了写作于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以后的一些文章,其中2007年发表的《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是点题之作。本书有一个基本思路,即认为对于19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
去政治化的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