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王阳明 国学 哲学 心学 华杉 历史 心理学 文化
发表于2025-04-11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身传习录就是一本四书答疑,零碎重叠,看过《传习录》再看华杉这本,更零碎重叠,读1/4再读不下去
评分心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
评分看过王阳明的几本书,对人圣人之学都是懵懵懂懂。不过里面很多道理确实是返璞归真: 傲慢和懒惰会毁了人的一生。
评分致良知,对自己良心的认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不偏不倚,中庸之道 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率性而为、尽性而为,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是人的私欲、私心杂念,灭的是人的贪、嗔、痴、执。忌贪得无厌、忌怨天尤人、忌痴心妄想、忌执迷不悟 心如明镜、物来心照、体察入微、明心见性、见微知著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主观臆断、不要想当然一定会怎样,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执着于自我 大道无形、中无定在,必须随时应变,学会权衡,学会因事而变通,有原则有权变。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外圆内方 心有定向、志向,不为外物分心 切忌执迷不悟、不要固执、不要偏执。一执则跑偏。一执就不是中庸。 天道变动不居,没有固定规章守则,只能随时顺应变化。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
评分我大概看完这本《传习录》,能大概理解百分之二三十,而且古文部分有些还没有看,因为时间不够,以后还是要抽时间重读,里面最印象深刻的是读经典书籍,隔一段时间需要再重新读一次,因为随着人的阅历经历不一样,所得到的东西都会有所不同。而且存天理灭人欲这件事有了切身的体悟,吃饭是天理,吃零食是人欲。其实更重要的是人是以自己为中心还是以别人为中心的问题。例如约会时候迟到了,约会见面,心情愉悦才是目的,迟到它不是目的,不能因为迟到发飙而影响了这次约会见面的目的。可是不是说不能发,只是说不能迁怒,可以心平气和表达自己的不满,所以凡事要想想目的。它跟西方的心理学其实在这点上是一致的。所以更加崇拜古人的智慧。《传习录》需要反复再看的一本书。
《传习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学习学。 学习的目的 学以润身。学习不是为了知晓一些说法,而是为了形成行动反射,即学习是为了应用。 学习方法论 首先是立志。 然后专注于自己的志向,把学问往深里做。与志向无关的就要放弃,比如王阳明放弃了诗词之学。 最后,要在事上琢磨...
评分之前看过王阳明的几本书,对于圣人的学问一直是懵懵懂懂,就简单的聊一聊吧。 王阳明最重要的三个思想:知行合一,致良知和心学。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我们到处都有见过,各种宣传标语,企业文化等等都有讲到,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你不会打羽毛球,准备...
评分《传习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学习学。 学习的目的 学以润身。学习不是为了知晓一些说法,而是为了形成行动反射,即学习是为了应用。 学习方法论 首先是立志。 然后专注于自己的志向,把学问往深里做。与志向无关的就要放弃,比如王阳明放弃了诗词之学。 最后,要在事上琢磨...
评分 评分之前看过王阳明的几本书,对于圣人的学问一直是懵懵懂懂,就简单的聊一聊吧。 王阳明最重要的三个思想:知行合一,致良知和心学。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我们到处都有见过,各种宣传标语,企业文化等等都有讲到,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你不会打羽毛球,准备...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