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文化史 博物史 民國 中央博物院 曆史 知識分子 文化 南京博物院
发表于2025-02-25
朵雲封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南都2018年年度十大好書
北京齣版社2018年年度十大好書
編輯推薦
忠實真實還原“中央博物院”三十二載顛簸流離命運
重現“書生救國”偉大藍圖從理想到隕滅的雪泥鴻爪
內容簡介
在《朵雲封事》一書中,作者李在中以其父李霖燦先生“中央博物院的悲劇——記博物院事業中一項理想的真精神”一文作為齣發點,結閤近70年親曆親聞,通過不斷收集“ 中央博物院”的一手檔案與圖片、整理父親李霖燦先生的日記和書信、嚮父執輩們請益及、走訪兩岸同輩兄長,用15年的時間寫齣30篇文章。以純粹的情感、客觀的論點,將1933年“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成立之後到1965年並入颱北故宮博物院間所經曆的暫駐李莊、渡海東遷、蟄藏北溝與閤符雙溪等各個階段,做瞭較為完整的還原與講述。
“朵雲”和“封事”都有著十分風雅的典故。朵雲的講法,來自唐朝的能臣韋陟在信函最後寫得像幾朵雲彩的署名,後來演繹成信紙的雅稱;封事的本義,即密封的奏摺,後世引申為信封的意思。撕開中國近曆史的信封,蔡元培、董作賓、李濟、傅斯年、曾昭燏、李霖燦……這些文人的學術堅守與悲歡離閤,躍然紙上。而那些早已走遠的往事,就如朵朵美麗的雲彩,雖消逝,卻已成為我們共同的民族記憶。
本書是瞭解當代中國文博早期曆史和事業的重要文獻。
李在中,中國藝術史專傢李霖燦之子,長期研究“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及颱北故宮博物院的發展曆史,並兼及抗戰時期邊疆文史研究,多年來緻力於文化交流活動。
著名博物館人、中國美術史專傢李霖燦先生之子李在中的文集,以“中央博物院”的三十二年曆史為主要綫索,串接起眾多學術文化界的知名父輩學人的治學與生活往事、創建和運營“中央博物院”的曆史細節,以及相關田野調查和研究的實錄。李在中先生的文字流暢優美,帶有濃濃的中國傳統古意,寥寥數筆,動人而震撼。本書不隻是關於中華一代學人和文化工作者往事的重要資料文獻,也足可管窺在充滿戰爭、殺戮與動蕩的20世紀裏,中華文明的傳承與延續之難。值得反復閱讀。
評分李霖燦兒子的文集,主要是對父輩的迴憶和重尋舊事的文章。大抵三類:一是對李霖燦及中央博物館舊人的追述,包括在大陸和遷颱後的生活、學術;二是對中央博物館從籌建、避難、還都、遷颱、並入颱北故宮的梳理,這當然會寫到鼎革前後世事的艱難、人事的變遷,留在大陸的流放者和自殺者,播遷颱灣的流離者、壞懷鄉者。三是圍繞颱北故宮的一些人事、舊事的迴憶和文物保護、考古研究的一些記錄。以上三類不是作者所分,而是我粗略的劃分。另外,以上三類文章都涉及三個時期:抗戰期間避難李莊、遷颱前後、局麵穩定後在颱灣。作者的傢世決定瞭他的政治立場,文中頗對颱灣去中國化的憤恨。民國涵養的“一共”文化,在大陸亡於馬列,在颱灣亡於親美,已經幾乎剩不下什麼瞭。以後的中國文化,“一共”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少。
評分風骨啊風骨。
評分看李霖燦、董作賓幾位先生的治學往事,覺得很有意思。嚴謹治學之餘,很有雅趣。佩服老一代學者!
評分風骨啊風骨。
你曾经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那些去了台湾的国宝和文物后来都怎么样了? 我们曾经受的教育如同童话故事中“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了一生”盖棺定论——那些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跟随某党去了台湾,故事的结局就是,故宫出现了两个,一个是北京的故宫,一个是台北故宫。 等到自己...
評分文/赵客 《朵云封事》这个书名乍一看有点奇怪,怀旧追思之书多起名《xx往事》,封事做何解?作者李在中在前言中解释,“朵云”二字来源于唐朝能臣韦陡的花式签名体,写得像几朵云彩,后来朵云就成了信纸的雅称。而“封事”指密封的奏折,后来引申成了信封的意思。往事尘封已久...
評分曾经看过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一书,也因此“认识”了作者李霖灿先生。李霖灿先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拥有数十年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资历,对美术颇有研究,也曾在台北各大学讲授中国美术史。所以再来看《朵云封事》这本书的时候,就禁不住有一种亲近之感,感觉距离因为...
評分已刊于《中华读书报》2018年10月10日期 李霖灿先生的名字,大陆读者这几年已经不再陌生了。他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馆长,是著名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专家和丽江么些文化专家,还是名扬海外的中国美术欣赏的普及者。不过,我并不打算在李霖灿先生的名字前面冠以“台湾学者”的名号,...
評分文/赵客 《朵云封事》这个书名乍一看有点奇怪,怀旧追思之书多起名《xx往事》,封事做何解?作者李在中在前言中解释,“朵云”二字来源于唐朝能臣韦陡的花式签名体,写得像几朵云彩,后来朵云就成了信纸的雅称。而“封事”指密封的奏折,后来引申成了信封的意思。往事尘封已久...
朵雲封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