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文化史 博物史 民国 中央博物院 历史 知识分子 文化 南京博物院
发表于2025-02-02
朵云封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南都2018年年度十大好书
北京出版社2018年年度十大好书
编辑推荐
忠实真实还原“中央博物院”三十二载颠簸流离命运
重现“书生救国”伟大蓝图从理想到陨灭的雪泥鸿爪
内容简介
在《朵云封事》一书中,作者李在中以其父李霖灿先生“中央博物院的悲剧——记博物院事业中一项理想的真精神”一文作为出发点,结合近70年亲历亲闻,通过不断收集“ 中央博物院”的一手档案与图片、整理父亲李霖灿先生的日记和书信、向父执辈们请益及、走访两岸同辈兄长,用15年的时间写出30篇文章。以纯粹的情感、客观的论点,将1933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成立之后到1965年并入台北故宫博物院间所经历的暂驻李庄、渡海东迁、蛰藏北沟与合符双溪等各个阶段,做了较为完整的还原与讲述。
“朵云”和“封事”都有着十分风雅的典故。朵云的讲法,来自唐朝的能臣韦陟在信函最后写得像几朵云彩的署名,后来演绎成信纸的雅称;封事的本义,即密封的奏折,后世引申为信封的意思。撕开中国近历史的信封,蔡元培、董作宾、李济、傅斯年、曾昭燏、李霖灿……这些文人的学术坚守与悲欢离合,跃然纸上。而那些早已走远的往事,就如朵朵美丽的云彩,虽消逝,却已成为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
本书是了解当代中国文博早期历史和事业的重要文献。
李在中,中国艺术史专家李霖灿之子,长期研究“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历史,并兼及抗战时期边疆文史研究,多年来致力于文化交流活动。
雪泥鸿爪丨南渡北归,无问西东;文脉绵延,山高水长。
评分风骨啊风骨。
评分多抓鱼29.4,20190913。20191004读完。本书有一点值得商榷,由于部分内容是作者父亲的著文,全书这样的情况不少,写成作者“著”是否合适?讲述了民国“中央博物院”部分往事,主要围绕李霖灿(作者的父亲)展开,涉及几个主要人物:董作宾、李济、曾昭燏、东巴和才等。但其中一股民国遗老之气扑面而来。“经师”与“人师”之说值得关注。
评分中央博物院是蔡元培、傅斯年、李济等一代学人的伟大设计,拟成为全国性的社会教育核心,试图恢复昔日之伟大精神,图谋中华民族复兴,是“一个书生救国的伟大蓝图”。1933年设筹备处与南京。后来战乱流离,它经历了国宝南迁、寄居李庄、上海接收敌产等阶段。解放战争期间,部分国宝东渡去台,先是借台中糖厂仓库,又蛰居北沟,最后合符双溪并入台北故宫;留在大陆的部分易名南京博物馆。“中央博物院”这个没有最终实现的伟大构想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这项理想事业的真精神不会泯灭。
评分李霖灿儿子的文集,主要是对父辈的回忆和重寻旧事的文章。大抵三类:一是对李霖灿及中央博物馆旧人的追述,包括在大陆和迁台后的生活、学术;二是对中央博物馆从筹建、避难、还都、迁台、并入台北故宫的梳理,这当然会写到鼎革前后世事的艰难、人事的变迁,留在大陆的流放者和自杀者,播迁台湾的流离者、坏怀乡者。三是围绕台北故宫的一些人事、旧事的回忆和文物保护、考古研究的一些记录。以上三类不是作者所分,而是我粗略的划分。另外,以上三类文章都涉及三个时期:抗战期间避难李庄、迁台前后、局面稳定后在台湾。作者的家世决定了他的政治立场,文中颇对台湾去中国化的愤恨。民国涵养的“一共”文化,在大陆亡于马列,在台湾亡于亲美,已经几乎剩不下什么了。以后的中国文化,“一共”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少。
去过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这些年来也不少了;但是如果不看《朵云封事》,人们可能不会知道,矗立在博物院行政大楼前的“博爱鼎”,竟然是毁坏了历史真迹搞出来的一件山寨货。 侵略铁证竟摇身一变 1937年12月,日军在攻下南京以后,把南京一座兵工厂里所遗留的铜料和其他金...
评分 评分本文首发于北京晚报2018年9月28日 作者夏安 数天前,巴西国家博物馆被一把火烧得精光,文物全部毁灭消失,许多份历史被从记忆中抹掉,失去了最宝贵的能够证明存在的证据。1937年,卢沟桥事变,战火未到,文物先行。许多珍贵文物同考古学者们一同去了祖国的西南边陲。在那段战乱...
评分已刊于《中华读书报》2018年10月10日期 李霖灿先生的名字,大陆读者这几年已经不再陌生了。他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馆长,是著名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专家和丽江么些文化专家,还是名扬海外的中国美术欣赏的普及者。不过,我并不打算在李霖灿先生的名字前面冠以“台湾学者”的名号,...
评分文化的魅力在于如润物无声的春雨般悄悄滋润着万物,富有生机与活力,将美与爱的种子播撒于修罗场里的芸芸众生,教化人心,升华灵魂。 李在中先生是中国艺术史专家李霖灿之子,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出李在中的儒雅平和,大度和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在《朵云封事》中,作者李在中真...
朵云封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