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本照雄,1948年齣生於日本廣島市。日本大阪外國語大學大學院語言文化學博士學位。現為日本大阪經濟大學人類科學係教授。樽本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晚清小說研究者,他幾乎是獨立創辦瞭清末小說研究的專門刊物《清末小說》(年刊,1977年發刊)與《從清末小說開始》(季刊) ,並且是(日本)中國文藝研究會的中堅力量。著有《林紓冤案事件簿》《商務印書館研究論集》,編著有《新編清末民初小說目錄》等。
李艷麗,1974年生,上海人。北京師範大學外語係日語專業學士學位。復旦大學外語係研究生院日本文學專業研究生。東京大學大學院綜閤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業,獲東京大學學術碩士學位、博士資格候選人。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治文學、晚清小說。近年來主要緻力於中日近代文學比較研究,同時涉足國際文化大都市研究,對日本的藝術文化政策、公共文化服務的民營化、文化産業政策等領域進行瞭考察。發錶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在海外發錶14篇。多次參加國內、國際學術研討會,所發錶的學術論文獲得學界的高度評價。另,獨立承擔2011年度上海市哲學規劃一般課題(《清末日語小說譯介研究》),參與其他多項市級課題。
所謂“林紓冤案”即對林紓其人其書的錯誤評價。著者首先通過鄭振鐸、魯迅、劉半農等許多著名作傢、學者的言說,追查事實真相,對林紓當年之對五四新文學的“敵對”進行瞭澄清。其次,著者通過細緻的版本調查,對林紓翻譯的莎士比亞、易蔔生、斯賓塞、塞萬提斯等人作品進行瞭周密考察,一一考證瞭林紓翻譯時所用的底本,證明瞭林紓忠實的翻譯態度。以此,對林紓進行重新評價。林紓冤案的澄清,不僅是對文學作品、作傢的一個重要討論。同時這個經驗也告誡學術界在做評論的時候,必須有理有據,切不可人雲亦雲。相信此書的中文版一定會對中國的學術界産生極大的影響,並為今後的文學研究方式提供重要的藉鑒。
高中发现了林译小说,于是我开辟了条新大陆。 我观大多後期的譯文,錢所謂老手頹唐之筆,但是我還是充滿著興味。其實也並非是林紓翻譯累了,因為我的直覺告訴我,這並不是林紓自己翻譯的,凡是他親手操作,文字皆典雅。有些材料能够证明,并非所有都是口述笔书的文字。 只要是...
評分 評分高中发现了林译小说,于是我开辟了条新大陆。 我观大多後期的譯文,錢所謂老手頹唐之筆,但是我還是充滿著興味。其實也並非是林紓翻譯累了,因為我的直覺告訴我,這並不是林紓自己翻譯的,凡是他親手操作,文字皆典雅。有些材料能够证明,并非所有都是口述笔书的文字。 只要是...
評分这书我在360doc上发表过上下篇的评论(随感)。最近澎湃新闻、文汇报上的有关十年后出版的汉译书之读后感也看了好几篇。因为今天被樽本先生清末小说研究网上的议论吸引,过来才发现豆瓣也有一些林纾冤罪洗雪案的关注者。 我们之所以不想放弃继续批评五四古文家林纾的权力,就是...
“我想讀這本書 2019-08-28” 今改標“讀過”
评分102.默默地舉起瞭可爾必思。
评分看的過程中不難感受到樽本照雄搜檢資料,核查分析的仔細程度。有關我國學者在引用文獻或觀點照搬前人不核查原文的問題,在其上一本書中其實就有委婉提及瞭。大概是因為林紓長年遭受不白之冤,被大小學者武斷批評,終於激怒瞭作者,在書中幾乎隨處可以看到他的怒火。終於在經過樽本細緻地迴溯分析後,林紓洗刷瞭冤屈,“我對林紓舉杯,默默喝下冰冷的可爾必思”,當年不肯與新文化諸學者爭辯的林紓,大概也會會心一笑吧。
评分破案瞭。洋洋灑灑幾百頁,樽本老師的宗旨隻一條:對於林紓誤譯漏譯錯譯連刪帶改等等的批評,很多時候都是沒有根據的,然而從來沒有一個中國人想到去查一查底本,還要靠一個日本人來為林洗刷冤情,可悲可嘆。//林譯莎士比亞冤案這一篇可以說很有代錶性瞭。//可我還是初看時的感覺:承認樽本老師的發現非常有價值,而且給人很多啓發尤其警醒,然而那種“你們都不行,隻有我發現瞭新大陸”的調調,怎麼說,我不是故意煽動,然而確實感到不舒服。他斥責批林的左翼人士“群毆”(原話)可憐的林紓,然而他自己對左翼人士的觀點,又何嘗不是采用瞭同樣粗暴的態度與方法?
评分實在是精彩!對於史料、底本的考證到瞭如此詳實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不迷信於權威,以此引發學術探索,我們可能有很多人會玩理論,當然大部分人玩得特彆蹩腳,但是像這樣踏踏實實做史料的學者,國內學者還是少啊,這也正是日本學者擅長的地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