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辉,浙江镇海人,1939年12月生于当时“孤岛”上海。在上海受小学教育。12岁随全家离沪赴北国。曾长期在鞍山任中学教员。1978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然即参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筹备与建馆工作至今。
1961年开始写作。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沙汀传》、《带着枷锁的笑》,并编有《茅盾全集》(第6卷、第16卷)、《京派小说选》、《梁遇春散文全编》等十余种书。现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员。
《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是一部系统揭破海派这个历史之谜的厚重之作。吴福辉的著作引导人们对于海派文化及小说有了一个清晰认知,还大大丰富和拓宽了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并展望了京派(乡土)文学和海派文学在继续发展的同时还有可能既不断改造扬弃自身的弱点,又在互补基础上融合重造新的现代中国民族文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作者的才气不说,个性十足。感觉有一种历史方法在写。特别偏重海派文学,排座位的气息特别浓厚,像立了一根杆子,最上面是谁,接下来是谁,斗胆质疑一下是不是不太好。大部分在写人性、性,上海的环境。思路还是很清晰的。有对某些作家的嘲讽,咋舌。不太喜欢这种风格和性格。
评分研究海派的入门之作,很多文学理论的书是要常翻常新的,尤其是当确定了对海派小说研究后,读起来有一种宏观且专业的概述,资料翔实,观点鲜明,吴福辉先生是反话语体系的个性之谈,也正是这样才可以和海派小说的个性匹配。做学问还需要踏实!
评分梳理了海派小说的整体脉络。值得一观
评分没看完就还了
评分为了搞清楚为什么上海人这么喜爱张爱玲去看的一本书,刚开始还觉得这个分析有点民科,看完才发现是我肤浅了。吴先生在态度上主张价值无涉,在细细拆解海派小说的过程中,脱离学院派的僵硬手法,融入许多人文关怀,能启发文学研究思考的同时,又不失可读性,可见其功力深厚。通篇文章层层递进,最终在第四部分京海之争的分析中达到顶峰,最好的学术论文,也不过是要做到以小见大,而吴先生这本,更是由浅入深,最后达到了只有在透彻的分析过后才能显现出的预言性。人文社科讲究沉淀,学术内达到顶尖之时,在学术之外的通俗处仍能游刃有余,才是真本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