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美國著名漢學傢,師齣史華慈和餘英時,代錶作有《功利主義儒傢——陳亮對硃熹的挑戰》、《硃熹的思維世界》、《陳亮論公與法》及《旁觀硃子學》等。其研究注重紮實的文獻基礎和廣泛的學術視野,追求對中國古代思想尤其是儒學內涵多樣性和道學的復雜性、發展性的深刻揭示。
蘇費翔,原名Christian Soffel,德國特裏爾大學教授,漢學係主任,師從田浩。.著有 Cultural Authorit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Exploring Issues with the Zhongyong and the Daotong During the Song, Jin and Yuan Dynasties等。
肖永明教授,1968年生,湖南武岡人,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思想史、學術史。 2016年03月17日,根據中宣部《關於印發2014年文化名傢暨“四個一批”人纔入選名單的通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肖永明教授入選理論界文化名傢暨“四個一批”人纔。
本書旨在以一種更具聯係性與整體性的(而非追溯性的)視角,通過研究宋金元時期南北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中庸》與道統觀念的演變與發展,來考察11至13世紀乃至13世紀以後文化權力(cultural authority)與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之間的某種復雜關係。第一部分側重於研究與硃熹觀念不同的思想傢的《中庸》與道統觀念,第二部分則集中探討元代郝經對政治權力(political power)和文化權力的觀點,其中亦包括郝經的《中庸》與道統觀念。兩部分相互關聯,有機結閤,突破瞭以往中國思想史、哲學史研究上對特定譜係上人物的過度關注,闡明瞭硃熹逝世之後至13世紀,硃熹的思想遺産在南北方的存續與發展。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沒有期待中的那麼眼前一亮,不過很多顛覆性的研究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讓人聯想到瞭劉浦江教授的一些研究。總體而言,整本書是將思想史放在社會史、政治史的大背景之下討論,從解讀文本到本文本文與政治之間的聯係入手,是非常有啓發性的。
评分頗為有趣。
评分附錄比正文好看。
评分本書可視為階段性成果,主要對宋金元儒學思想史的一些經典問題,如“道統”概念的形成過程、道學在金代的影響、郝經的政治立場等,提齣瞭新見解(許多細節推論有些牽強,但無礙於最終觀點的呈現),然而尚未能夠形成一傢之言——係統地討論道學在宋金元獲得的文化權力,這使得這本專著更接近於論文集。 最後說一句,兩位作者時不時對各位儒學傢的言行動機加以揣測,令我感覺有點受傷。
评分分彆是兩篇很好的大論文。第一部分對有關中庸的麵上的東西梳理得比較清楚,主要是在思想史脈絡裏。第二部分迴去後和飯山的書對讀看看。這個分野不是太熟悉還是學到很多知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