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深度

寂静的深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克·斯特兰德 Mark Strand (1934-2014),美国诗人,散文家,译者。1990年当选美国年度桂冠诗人。以《一之暴风雪》获得1999年普利策诗歌奖,,另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奖。主要作品包括诗集《一之暴风雪》,《更暗的》《黑暗的港口》,散文《词语的寒暄》,《霍珀》,《夜之书》等。

出版者:全本书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美] 马克·斯特兰德
出品人:全本书店
页数:96
译者:光哲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4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914994
丛书系列:眼与心
图书标签:
  • 艺术 
  • 绘画 
  • 爱德华·霍普 
  • 美国 
  • 随笔 
  • 爱德华·霍珀 
  • 马克·斯特兰德 
  • 诗歌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美国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桂冠诗人马克.斯特兰德在大画家霍珀那里看到一个他似曾相识的世界:“ 常常感到霍珀绘画中的那些场景,是我自己过去经历过的”,总是被“抛置于一个完全由情绪和感觉所主导的虚像空间”,被一股莫名的张力所引导,在画作面前神游,最后却只见“自己与自己相遇” 。为寻求这迷魅所在,他选取霍珀的三十幅画作,从内容叙述和形式几何学上,以诗人的语言进行解读。

“所有那些因霍珀而激发的书写中,没有一部能比马克.斯特兰德这本小书更冷静、更细致入微地描述出我们是如何为画作中的形式元素而感动、而惶然的。” 约翰.厄普代克说。

此译本由全本书店提供翻译校对,有别于先前的杂志版。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内容还缺少些 多在直接对画作的猜策而没有与时代 艺术环境 诞生过程的整天分析 但对人的启发挺到位。 谈谈我眼中对霍珀的看法(加上书的启发) 暗示性的叙述 画面构成的角度独特 路的延续性(很多画面都有路,或者窗) 无限性贯穿其中 同时是具有疑问的 同样不用路 则是使用人...  

评分

斯特兰德说,他写这些绘画,一方面,是为了澄清自己的思考,另一方面,是为了撇去人们在霍珀画作上的添加。所以他用的是减法,还原。没有任何理论的切入,没有任何意义的脚手架。 只是一种原始的观看。近乎天真的观看。“如是,如是”的指指点点。就像里尔克在1907年的秋天,遇...

评分

1、独自一人看这本书感觉就像独自一人看一部惶遽、幽暗的片子。 2、人物、建筑、物什——画中的一切似乎都成了化石。 3、光和影交汇于黑洞,不知通往何处。 4、时间是母题,但时间似乎凝固了。那么,时间究竟为何物?意义是什么? 5、世界荒谬吗?如何对抗荒谬呢?对抗本身荒谬...  

评分

Hopper使用颜色的习惯恰恰切中近几年大家的低饱和度喜好。我尝试先不去看画评人的语言,只面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那是你独有的一份体验,很难得,你想找人分享一下,却又怕别人没有耐心听。 这本小册子的纸是真不错,让我想多买点书了。尽管搬家的时候会很难受,但是只要有安闲...  

评分

想到他的时候总是会激活我的嗅觉(aromatic)系统,因为他的画作总能唤起(envoke)我对于气味的回忆,就像是他能直接调频(channeling)我的大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调取(excavating)藏在记忆深处的回忆,在抽象画派盛行的二十世纪中叶仍顽固地保持着写实风格,他的画布总是干...  

用户评价

评分

室外阳光暴烈,房间里冷气丝丝作响,房间的外墙是面大玻璃,阳光毫无阻碍地照进来,投下一地光影。很喜欢译者的笔触,就像作者语言里的安静和克制。画面里的空间在被叙述延展,凝固的光影中是无尽的过往。读《寂静的深度》时,书还没有出版,读的是译者在豆瓣的电子版,反复读过几遍。看到有书籍出版了,实在是好。

评分

即便不看斯特兰德的解读,初看霍珀的画,也会折服于作品显示的瞬间凝滞,明明是最熟悉的场景却突然以惊人的陌生面貌展现出来,这突然直观到陌生的惊诧也藏在斯特兰德的诗歌里,当然也在有着内部视线的诗人的作品里。某一瞬间恩典一般我们忽然凝视起周遭一切,这凝视刺穿虚空,把平日熟悉的事物从平庸的腐壤层连根拔起(平庸的腐壤层只生长单维的知觉),可见被凝视刺透,我们被拽入巨大的深度中,最后迷失在空间和时间里,凝视也被封闭在画作上。霍珀的画运用几何图形由凝视产生的疏离感也发生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里,空间突然的陌生让寂静无声滋生,男和女在令人不安的空间里感受着压迫,尤为孤独。

评分

光的旨意,主要存在于过于厚重的黑影里。

评分

诗人眼中的霍珀,是几何学构图,超越时间性的光,以及行走和骤停产生的张力。他的画作中,总有一座空荡荡的房间,和一个穿红衣服的金发女人,以及孤绝的街道。这种疏离,带给观者的体验也迥然不同:有的人在孤独中感到不安,有的人却在寂静中收获平静。霍珀画作的魅力远远不止于此,一如画中永远释放出一种望眼欲穿的期许和留白。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也是情感稀释出的浓度。

评分

因为情节感强烈,总是非常像定格电影画面,如果他觉得需要再处理的深调子一点,画面更聚光,那就更加舞台剧。他多次把人物或建筑的中轴线放在画面中间,作为一种常见的主体,代表铁定的秩序。但是同时这秩序之外的架构是,通过几何形的暗示,让你望向主体身后那有悬念的景深,或是被放大的缺席感,或是有隐隐稳定的威胁正在前来。如果你画画,就知道主体与客体的关联,一般会处理为客体隐后,主体在前。霍珀的画,却是主体与客体同等份量,互为作用变换,当你意识到客体的隐意巨大时,主体隐没开去,画面才平衡到更多的凝重紧张感。是有更多的深不见底,眼看着它们在互相冷冷挟持,走向疲惫与徒劳。这本书的实际状况也是,顺着诗人马克斯特兰德的指向具体你观望,感知到的边界阔大愈加汹涌,霍珀呢,则在二维的画面里提供假意平静缄默,以备检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