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润一郎(1886―1965)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早期作品追求从嗜虐与受虐中体味痛切的快感,在肉体的残忍中展现女性的美,故有“恶魔主义者”之称。中后期作品回归日本古典与东方传统,在与诸多社会关系疏离的背景下,幽微而私密地描述了中产阶级男女之间的性心理与性生活。谷崎的小说世界充满荒诞与怪异,在丑中寻求美,在赞美恶中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义。他的散文世界则洋溢着浓郁的日本风,耽溺于阴翳的神秘、官能的愉悦与民族的风情。
谷崎润一郎自幼勤奋读书,接触日本古典文学,倾倒于《雨月物语》、西行的和歌集《山家集》,喜爱定家的和歌、上田秋成的作品,并习汉诗,培养汉学的素养。在中学就读时,在作文方面已经可以运用丰富的汉语语汇,且行文流丽自然。当时他所写的评论文章《评厌世主义》、《道德的观念和美的观念》等,理路清晰,语汇丰富。同时模仿尾崎红叶、幸田露伴的文章,习作小说《春风秋雨录》,开始显露他的“神童”的才能。在东京大学国文系学习期间,就积极开展文学活动,进一步发挥了他的文才,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文身》(1910)、《麒麟》(1910)、《少年》(1911)、《帮闲》(1911)等。尤其是大型杂志《中央公论》刊登了他的《秘密》(1911),显示出一种从出奇而产生的逼人的才华,具有作为新作家的特异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细雪><饶太郎><痴人之爱><春琴抄>及自传小说<异端者的悲哀>等。
《痴人之爱》写了主人公河合让治崇拜西方,被一个混血女子娜奥密的肉体魅力所征服,从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自由恋爱,甚至自甘受虐,即使娜奥密奢侈,讲究享受,还毫不掩饰地和各种男人交往,让治依然对娜奥密奉献上一份“痴人的爱”。
《各有所好》描绘富家出身的主人公斯波要本人崇拜西方,可以容忍染上西方生活方式的妻子另有情人,而自己却沉醉于文乐的木偶净琉琉的世界,从木偶小春身上幻想着传统中永恒的女性美的面影,以及再发现传统的美。
看《痴人之爱》前的心理预设是日式洛丽塔。中年男子爱上青春少女的肉体与活力,越陷越深,而少女永远不会爱他。看书中途受不了让治的窝囊,直美也远超洛丽塔的小邪恶,直接奔着芳妮的淫荡去了。遂中断阅读跑去看日剧《贤者之爱》消消气,看完似乎理解了一点让治的心情了。 “贤...
评分看谷崎润一郎的小说《痴人之爱》真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洛丽塔》,小说和电影都讲述了大叔和萝莉之间的病态畸形的爱情故事。同样是美丽迷人却又妖娆的少女,同样是控制欲极强却又为爱妥协到失去自我人格的大叔,就连小说中娜奥宓利用肉体诱惑来换取自己上音乐课的机会以便和男...
评分这两天是因为在看日剧《贤者之爱》,才抽空看了小说《痴人之爱》,看完之后还有一种意犹未尽,还跑来豆瓣搜书评。 其实一直以来对日本作家的作品都不是很能体会其中的意味,包括大学时期看的《挪威的森林》和《雪国》,现在甚至都回想不起其中的情节。也许是以前太年轻,体会不...
“春天是最适合离异的季节”。P301.斯波要望着头戴斗笠的阿久的身影逐渐远去,心想,他们的年龄相差30多岁,可这才是真正的“本来无东西”,不正似一对恩爱夫妻巡礼朝拜寺院吗?年老了而沉迷木偶的男人才是真正的色情狂。《痴人之爱》是重读,和郭来舜 / 戴璨之 相比也是差不多吧。《各有所好》之前一直以为是类似《皆大欢喜》这样的故事,实则谷崎怎么会写出莎士比亚那么皆大欢喜的文字来。其实我最喜欢大谷崎的是他的“趣味”,小说世界的构建很多人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但那种看似无聊生活的趣味和态度则是作者夹带的私货了。《春琴抄》里的养黄莺,《少将滋干之母》里的粪便味觉,《各有所好》里的人形净琉璃,《细雪》里的人偶、赏花、和服,每一部小说里的疯癫老人和恋足癖!那才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趣味物语。
评分恶魔般的才华
评分看得心痛。。。每一个时期,每一件事情,每一个转折与折磨,就是这种感觉。如日记般琐碎,跳舞、聊天之类人物的互动场景像是在过电影。作者生命中也许确实有个Naomi,之所以小说没有把女性写得更暴露,部分原因我理解是作为作者的私心与呵护。
评分还算细腻,但明显不及《春琴抄》。另外,女主一米五左右体重53kg,怎么做到体型修长的???逗我呢。
评分为什么我觉得谷崎润一郎的书都这么恶心,再也不相信随大流微博公众号的推荐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