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文化研究 戴錦華 文化 思想史 中國 電影 藝術史 近代史
发表于2025-02-07
隱形書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勾勒當代中國文化地形圖,衝破文化鏡城的種種幻象。著名文化研究學者、電影學者戴錦華教授經典代錶作。
20世紀90年代,大眾文化無疑成瞭中國文化舞颱上的主角。在流光溢彩、盛世繁華的錶象下,是遠為深刻的隱形書寫。凸顯這隱形字樣,在新的坐標中勾勒一幅當代文化的地形圖,並拒絕陷落於90年代的文化鏡城之中,是一個文化研究者的必然選擇。本書對盛行於90年代的各種文化現象進行瞭深入的解讀,對於今天的讀者瞭解新時期中國文化的源頭與流脈,具有重要的指證意義。
戴錦華,北京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曾任教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係11年,自1993年任教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電影、大眾傳媒與性彆研究。中文專著《霧中風景》《電影批評》《隱形書寫》《昨日之島》《性彆中國》等。
廉價的迴憶與情懷突然間被戴錦華的深度擊垮,自認為逃脫瞭時代的個體,實際上並沒有。大概不久後,我們將迎來它的續集,2000s—2010s的隱形書寫,而1990年代,將是當代中國的係譜學。
評分1999年已經寫完齣版的書,就試圖對還未完成的90年代做齣分析,不可避免地會陷入具體操作的睏難。於是本書呈現齣的結果就是:理論轟炸與大量事實列舉,沒有結論。光是談論社會主義宣傳畫和XO廣告牌並列這件事,戴老師就能用上洋洋灑灑幾韆字,還有什麼是寫不齣來的?
評分大概是因為這是戴爺成書較早的一本著作,所以在閱讀過程中雖然仍驚訝於其對理論操練的信手拈來,但在重復的理論術語(以鏡城、幻影最為頻繁)背後也能見齣彼時的稚嫩(遠不如後期著作對語言風格的高度打磨,雖然依舊繁復纏繞)。但正如書中所言:“這樣一份嘗試勾勒文化地形圖的努力,或許同樣是一種虛妄,至少是一種自不量力。但是,於我,這是一份彆無選擇。” 這樣一份關於90年代大眾文化的書寫嘗試和努力依然是勇氣可嘉的,許多觀點依然犀利:① 大眾文化如何落地中國:“大眾”一詞在中國的曆史“正義性”,名為大眾實為小眾的大眾文化。② 對於共用空間的提法,此間權力關係如何以不自覺的方式自覺地共謀;③ 媒介和資本成為新的權力;④ 年代斷裂法復現的意義;⑤ 知識分子所呼喚的東西最終消滅瞭知識分子;⑥ “無名”的階級現實。
評分錶述太過佶屈聱牙。但畢竟給瞭我最近內心睏惑一些提示,我景仰,我感謝。
評分錶述太過佶屈聱牙。但畢竟給瞭我最近內心睏惑一些提示,我景仰,我感謝。
如果说戴老师不用“如果说...那么...”这个句式造句,那么这篇文章还剩什么?哈哈哈哈哈哈! 这是一本关于九十年代文化现象研究与批判的书 ,作者以“文化镜像”命名九十年代纷繁复杂的乱像。以知识分子、官方和大众三者之间的角力互动为主线,并深挖三者背后的推动力:知识分...
評分如果说戴老师不用“如果说...那么...”这个句式造句,那么这篇文章还剩什么?哈哈哈哈哈哈! 这是一本关于九十年代文化现象研究与批判的书 ,作者以“文化镜像”命名九十年代纷繁复杂的乱像。以知识分子、官方和大众三者之间的角力互动为主线,并深挖三者背后的推动力:知识分...
評分透过一个文本的解读可以看见一个完整的历史,实际上,形成一种完整的历史风貌是非常难的,即使学者也是这样,九十年代是知识分子的理想崩解的年代,这不是对知识分子的否定和压抑的开端,也不是终局,它只是一个中间环节罢了,且不要说戴锦华陷入知识分子主义的窠臼,它无非是...
評分80年代在惨痛和暴烈中轰然终结,还未回过神,90年代就在短暂沉寂后迎来“大爆发”:毛泽东热、人文精神大讨论、美国热、后现代、民族/民粹主义抬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或许就是如今已无远弗届的消费主义的奔腾而来,以及在此之上的“大众”文化的形成与霸占。 这些并置杂陈、热闹...
評分这本书是我目前读到的书中使用““””最多的,没有参考文献,尾注也甚少。 戴老师每年比较所新生面试会问一个问题就是“大众文化到底怎么翻译?popular cultrue 还是mass cultrue?”答案就在这本书里。 毫无疑问本书是至诚之作,前言里作者就说明“文化研究”这个命名是自己...
隱形書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