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的原型

劳拉的原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 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纳博科夫
出品人:
页数:291
译者:谭惠娟
出版时间:2018-2-6
价格:4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76443
丛书系列:纳博科夫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纳博科夫 
  • 外国文学 
  • 小说 
  • 美国 
  • 长篇小说 
  • 2018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如果说《洛丽塔》是耀眼的蝴蝶,《劳拉的原型》就是天才之蛹。”

★ 纳博科夫要求焚毁的最后一部手稿

★ 在生命的尽头凝视死神之邀

★ “小说的原型”,再现了灵感在伟大作家脑中生成、演变的过程

《劳拉的原型》是纳博科夫的一部未竟之作,是他晚年最后一部手稿。小说讲述了一个极为臃肿肥胖 的学者菲利普•王尔德,娶了一个苗条貌美却水性杨花的芭蕾舞演员弗洛拉,他一方面不得不忍受妻子对他的谎言和背叛,另一方面沉溺于自我毁灭带来的快感。关于死亡及死后世界这一纳博科夫从小就颇感兴趣的主题,它提供了让人耳目一新、丰赡详尽的描述。

《劳拉的原型》出版过程颇具争议,纳博科夫曾要求将其焚毁,但其子德米特里最终决定出版。大量手稿卡片的影印忠实呈现了一部小说的诞生过程,读者可从中一窥灵感如何在伟大作家的脑中生成及演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他相信生活中戏虐式的偏差,总喜欢让这些偏差成为故事发展的必然存在,比如那些死亡的原因:《K,Q,J》中,因为一场计划之外的大雨让玛萨感染了风寒,自此一振不厥,主谋成了最后的祭奠者。《透明》里面,胡夫一味地沉溺于过去的记忆,当火灾真的发生时,错把自己的房间...  

评分

关于要不要写《劳拉的原型》的评论我犹豫了很久。纳博科夫是一个我不太愿意写评论的作家,因为他本身太著名、太复杂了,写一点关于他的文字,且不说读者未必满意,能不能让自己满意都是个大问题。看看关于《洛丽塔》的翻译,那些读者喷主万的嘴脸,就让我在每次议论纳博科夫...  

评分

很多的时候,我们买一本书,可能是因为作者的名气,贴上了“XX出品”的标签,就如同是有了一种品质的保障;可能是因为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好,磨砂纸的触感以及标题的“揪心”程度让你想要阅读它;可能是因为出版社的大牌程度,就如同一个大型的超市或者专卖店永远比小摊来得让...  

评分

在我看来奈博科夫的作品本来就有点难懂,而这本书又只是他还未完成的作品碎片,只能大体看出故事的框架和脉络。是一本很用心的书,每一页上附有作者原稿影印、英文和中文翻译,甚至还有一些注释帮助理解。因为只是手稿,只看一遍的话,会觉得这本书有点乱,很难想像出小说的内...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Dying is fun”而不是“Death is fun”。纳博科夫对语言的运用真的是非常出色的,我一个英语小白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Flora摇曳的风情,还有其中暗暗流躺着的情欲。因为是手稿,所以有很多地方不太理解。

评分

新版重读: 1.终结之书。极度#伤感#与高度凝缩之作,建议在看完纳所有作品之后读。 2.双重原型。假如能够理解何以“福楼拜本人就是包法利夫人”,那么就能明白本书,即,纳博科夫本人正是劳拉的原型(是劳拉而不是弗洛拉,因作者隐秘而精心地在书中每个角色身上投下自己深长的影)。 3.以及纳博科夫所有小说的原型——卡片,手稿,未完成(极精美/冷峻/纳式)文字片段(犹如蛇蜕)。对于情感的表达,他仅“用白银填满裂缝”,不欣赏也不采用浮雕式强烈的凸显手法(“冷漠”之诟病或来自读者对浮动于字间的情感辨识能力之匮乏)。 4.导言信息量很大。 5.旧版影响理解的一处硬伤:42页her译作“他的”,新版未作订正。此处明显在讲女主家世(以及与《洛丽塔》之隐秘联系,但提这个并作为卖点其实非常无聊)。

评分

大师的绝笔之作,虽然是雏稿的状态,其轻盈自如的叙事风度、多元的话语体系,依然是典型的纳博科夫。小说展示出那种令人感到窒息的细节逼真度,近乎一幅幅画面的流淌,在细节之上,生命的意蕴感染着轻灵的哲学色彩,这是晚年的纳博科夫达到的高贵的“轻与重”。

评分

原稿卡片+英文+中文,是我读得最碎片的一本书了。也是一本让我认清了自己低劣的英文阅读能力(或词汇量水平)的好书????另外,继承人不应该让一本名声在外的文学家未完成的作品出版面世,特别是在本人已经嘱令销毁的情况下。不评分。

评分

这本书有一个美妙的副标题:死亡是欢愉的(Dying is Fun)。看下来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男人自我删除的情节:想象自己是一个用粉笔写的字母“I”,然后从脚趾开始,到双腿,到躯干,最后是头部,慢慢地,把自己擦掉,抹去,彻底消失。病痛也一并消失了。他从中获得极大的快感。这是纳博科夫生前最后一部手稿。作家的晚年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