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明(1940—)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翌年获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学博士学位后,分别任教于普利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至2010年荣休,期间曾担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1996—2008年出任哈佛燕京社社长,2001年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之邀,参加“文明对话”顾问委员会。现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五百年前的王阳明(守仁)是儒学传统中最活跃的思想家之一。他生活在十五六世纪的明代中国,其学说从根本上重塑了儒家思想的结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即使在当代中国仍然有着清澈的回响。
但是,阳明的青年时代动荡不安,两次会试落第;在道教的生长术和禅宗的出世实践中找寻生活的意义, 半途而废;申斥宦官刘瑾而被廷杖,当众受辱;流放贵州,在偏僻地区过着孤独而艰险的生活。
与多数有关王阳明的作品着力讨论起哲学思想的内涵不同,本书重在考察阳明思想形成的岁月,包含了大量的精神和学术的游历。书中展现出阳明人生有着普遍的启示意义,他通过真诚的努力,想实现一种人格理想,以超越社会和历史的限制。阳明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世界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热切的人类关怀。
2019年一句群发的新年祝福短信,我没有回复,2020年再重新翻到很是内疚。为什么远房亲戚间尽然那么生分,通过另外表弟的朋友圈才知道你很有可能过了,挨不到你的第二个本命鼠年春节。 “遇到伤心事,将是检验人的家庭联结的深度的最好时候……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在人与人之间的...
评分第二序改变是在行动科学中,跳出系统之外的改变。第一序改变是在系统内改变,第二序改变是改变系统本身,例如老师越是关心问题少年,问题就越多;而老师有意忽视学生,反而重新获得对方的重视。 公认青年王阳明的第二序改变发生在龙场悟道,在那里,王阳明找到了他的新本性,他...
评分按照流行的观点,读书是一个实用的工具,或者是为了改进文学技艺,或者为了增加通过科举考试的机会。阳明教导说,读书的真正意义不只是获得外在的东西,而是从内部改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读书学习是“身心之学”。其核心是如何进行自我修养,让古代圣贤的话深入内...
评分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在贬谪龙场的恶劣现实情况下,阳明不能不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圣人处于这种情况下,他有什么办法应付?一切得失荣辱,自然不足为念,唯有生死之念,因有亲人在,不能不加考虑。于是他做了一个石凳,每天坐在上面,心想如今也就...
读王阳明,适合从外围(学者研究)开始,然后往中心(王阳明集)走,这样会比较省力好懂……这种读书方法,我姑且叫:农村包围城市。不好之处:就是容易受别人的看法左右。
评分1.读到后面,逐渐找回阅读的乐趣。 2.在这段迷惘的时期滋养了我。 3.算是认识了“入门”的道理。 3. 圣贤人往往有一段挣扎的历史。 4.追求心性历练和个人修养。 5.立志,勤学,改错,责善。
评分读王阳明,适合从外围(学者研究)开始,然后往中心(王阳明集)走,这样会比较省力好懂……这种读书方法,我姑且叫:农村包围城市。不好之处:就是容易受别人的看法左右。
评分文科的博士论文还是蛮精彩的。 算是对王阳明的启蒙,人生增加一位导师。(查理芒格,王阳明,赫伯特西蒙)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王阳明很有洞见地提到了原生家庭的问题,人的自由并不是由切断原初的亲情达到的,也不是由内心获得拯救达到的。家庭纽带并不是严格的束缚,它提供了一个导向图,个人通过它确定自己恰当的位置。它是一个框架,个人在这个框架中认清自己的身份。
评分1.读到后面,逐渐找回阅读的乐趣。 2.在这段迷惘的时期滋养了我。 3.算是认识了“入门”的道理。 3. 圣贤人往往有一段挣扎的历史。 4.追求心性历练和个人修养。 5.立志,勤学,改错,责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