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自然史

宗教的自然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大衛·休謨,蘇格蘭哲學傢、經濟學傢和曆史學傢,他被視為蘇格蘭啓濛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雖然現代對於休謨的著作研究聚焦於其哲學思想上,他最先是以曆史學傢的身分成名。他所著的《英格蘭史》一書在當時成為英格蘭曆史學界的基礎著作長達60至70年。休謨基於經驗主義的懷疑論、自然主義主張對後世的西方哲學中的認識論、倫理學研究全都産生瞭深遠影響。曾曉平,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譯有《道德原則研究》等。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英] 大衛·休謨
出品人:
頁數:135
译者:曾曉平
出版時間:2017-9-1
價格:2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132442
叢書系列: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
圖書標籤:
  • 哲學 
  • 休謨 
  • 宗教學 
  • 宗教 
  • 宗教哲學 
  • 英國 
  •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商務印書館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休謨的《宗教的自然史》是近代西方“宗教哲學”領域的開山之作,也是休謨宗教思想的代錶著作。本書第一次係統考察瞭宗教信念的起源和演變,標誌著對宗教的科學研究的開端,被人們看作是一部關於宗教的曆史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著作。雖然休謨哲學一嚮以知識論著名,他自稱其目的在於發展道德哲學,但是其背後的動機卻是宗教的,或者說是反傳統宗教的。該書思想影響瞭學術研究的兩個不同方嚮,第一,促進瞭“比較宗教學”的發展。第二,18世紀末給心理學帶來瞭一次巨大的推動,促進瞭“宗教心理學”的研究。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按语:休谟(1711-1776)的《宗教的自然史(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刊行于1757年,探究了大众宗教(popular religions)或自然宗教的起源和本质。休谟认为:宗教并非人的原始本能,而是次生的;多神教早于一神教,一神教是由于迷信自身的逻辑从多神教中发展而来...  

評分

休谟说,原始人忙于生计(这个说法不对),不会思考动物从哪里来,世界又从哪里来,而只是关心自己的幸福,对未来担忧、对死亡恐惧,所以希望获得保护。人类又有一种倾向,即赋予对象以人的特点(这个说法也是不对的),于是未免不造出各路大神祈求保佑,比如向暴风雨之神祈求...  

評分

最近读完了休谟的《宗教的自然史》。 这本书的内容基本分为三部分:他首先梳理了宗教的发展脉络:世界上先有多神教(认为神是具有超自然力量的人)。而后,每种信仰为了宣传自己的神的强大,压倒其他信仰的神,出现了全知全能的一神信仰(亚伯拉罕宗教)。然而,一神教过于抽...  

評分

最近读完了休谟的《宗教的自然史》。 这本书的内容基本分为三部分:他首先梳理了宗教的发展脉络:世界上先有多神教(认为神是具有超自然力量的人)。而后,每种信仰为了宣传自己的神的强大,压倒其他信仰的神,出现了全知全能的一神信仰(亚伯拉罕宗教)。然而,一神教过于抽...  

評分

最近读完了休谟的《宗教的自然史》。 这本书的内容基本分为三部分:他首先梳理了宗教的发展脉络:世界上先有多神教(认为神是具有超自然力量的人)。而后,每种信仰为了宣传自己的神的强大,压倒其他信仰的神,出现了全知全能的一神信仰(亚伯拉罕宗教)。然而,一神教过于抽...  

用戶評價

评分

埃及人以貓為神,但問題是憑藉貓的繁殖能力,總有一天見到神會比見到人更容易。於是他們保留對大貓的崇拜,毫無顧忌地殺死小貓。都說中國的神是為人的利益服務的,哪國不是呢?就連基督教信仰也是滿足人平息對未知的恐懼之需要。 樂不思蜀的人是想不到去信仰的,單純對自然的靜觀産生不瞭神的概念。信仰生根於人性的恐懼。信徒把一切恐怖與邪惡的錶象歸結於神的作為,另一方麵,卻又極力美化和贊揚他以求得庇護。“我們的自然恐怖提供一個邪惡的和惡意的神的概念;我們的諂媚傾嚮引導我們承認一個優秀的和神性的神。”神的形象本身存在著矛盾性。另一方麵,我們賦予神的能力越大,我們自身就越沒有保密能力,恐怖就自然增加,就越發難以達到信仰的最初目的。不如說,所有的信仰者都活在一種虛假中。無知是虔誠之母。 翻譯很賣力,但是差得很。

评分

注釋似乎極力展現譯者經過對比參照、用盡全力,但譯文通篇不成人話,僵硬到像扔進google翻譯又刻意打亂直接排版的感覺,缺乏最起碼的編輯,語法不通,錯字滿天飛。但給譯文扣掉五星,仍無法掩蓋作品本身的思想鋒芒。趕緊修訂再版吧,太糟心瞭。

评分

休謨認為宗教的起源是人對未知的自然産生的恐懼,當人處於一種焦慮擔憂的狀態中時就會被驅使投身到一個能夠獲得拯救的理想之中,這是源於人性所具有的內在矛盾,“自然提供一個邪惡的和惡意的神的概念;我們的諂媚傾嚮引導我們承認一個優秀的和神性的神”p84這樣纔能剋服恐懼本身。而人們發現這些神的存在是因為“人類中有一種普遍趨嚮,要把一起存在者設想為像他們自己那樣,要把他們熟悉的和親密意識的那些性質分給給每個對象”p15人的某些屬性被神話,聖經說神按照他的形象創造瞭亞當,而費爾巴哈說,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瞭神,休謨在此時已經預見瞭這個觀點。而原始宗教的形成開始都是多神,休謨以希臘羅馬埃及的傳說與英雄崇拜為例,這些神通常是具有人性的,也不是作為絕對權威存在,奧古斯都可以因海遇風暴而禁止供奉海神。一神由多神演變

评分

好書

评分

注釋似乎極力展現譯者經過對比參照、用盡全力,但譯文通篇不成人話,僵硬到像扔進google翻譯又刻意打亂直接排版的感覺,缺乏最起碼的編輯,語法不通,錯字滿天飛。但給譯文扣掉五星,仍無法掩蓋作品本身的思想鋒芒。趕緊修訂再版吧,太糟心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