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步剋,1954年11月生,曆史學博士,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專業方嚮為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古代政治製度史和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察舉製度變遷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製度研究》《波峰與波榖——秦漢魏晉南北朝政治文明》《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服周之冕——〈周禮〉六冕禮製的興衰變異》《中國古代官階製度引論》,譯著《官僚製》《帝國的政治體係》,及史學論文百餘篇。
本書采用“製度史觀”,著重從“政治製度”與“政治勢力”兩方麵敘述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曆程。闡述瞭戰國至秦中央集權的官僚帝國體製的創立,入漢之後的各項製度發展,魏晉以下的政治“變態”,北朝官僚行政的再度振興等等;闡述瞭此期文吏、儒生、宗王、外戚、宦官、門閥、軍人、寒人、部落貴族等各種勢力的此起彼伏。對“製度”與“勢力”的相互關係亦予提示,如文法吏與律令體製的關係,儒生與復古改製的關係,士族門閥造成的製度變態,鮮卑軍功勢力對官僚體製的振興等。對“政治文化”也給予瞭充分關注,闡述瞭法傢、儒傢、黃老、玄學及北朝的“功績製的政治文化”的政治影響。
看看教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想你大概可以了解了他的思路了吧!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一位北大教授的回答(转) 若不是从"实用",而是从"史学对人类生活是否有意义"这一角度提问,那么还有另一些回答。"实用理性"是中国人的特有思维方式。对一门知识非得要问它是否"实...
評分 評分听过阎步克老师的一堂课,再来看这本书,多少有些亲切感。先秦的儒法道、“奉天法古”与王莽改制等内容在阎老师的那堂课上听过,但这些内容在书中仅占其中一章。全书12章围绕政治制度、政治势力、政治文化三方面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文明。秦汉是波峰,魏晋南北朝是波...
評分 評分一本不錯的書。高中課本幾乎照搬瞭此書觀點。此書對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製度進行瞭說明與分析,語言比較生動,分析也很細緻,讀後收獲較大,對我國政治製度與思想,社會演變過程有瞭一些認識。
评分20180707-10看到這個標題就想到瞭閻老師的雷達兵齣身。。所謂波峰與波榖指的應該是秦漢時期中國政治文明走上“皇權專製-官僚係統-士大夫政治”的常態後圍繞這個常態的變態和迴歸。前六章主要鋪陳秦漢時期的政治製度(其中關於刀筆吏、品位與職位的敘述影響深刻),後六章在介紹士族形成的基礎上介紹瞭魏晉南北朝政治麵貌相對秦漢的“變態”,即東晉“皇帝垂拱-士族當權-流民禦邊”和北朝“異族皇權-國人武裝-軍功貴族”等,在這麼小的篇幅內感覺介紹得很明晰(北朝作為曆史齣口印象深刻)。看完更想看唐朝瞭【【
评分理論框架較陳舊,東方專製主義陰魂不散,也很少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大概真的是普及讀物之一種吧
评分閻步剋,北大中古史教授,主要研究秦漢魏晉南北朝政治製度史。本書是其以政治製度為中心,探討中國曆史變遷的一部小書。為什麼說是小書,第一篇幅不大,第二內容相對集中,沒有發散。製度史是中國政治史研究的中心所在,閻步剋采取製度史的眼光來研究秦漢魏晉的曆史,其實帶有田餘慶先生的影子,在他看來皇權集中是中國曆史的主乾,而分權則是雜波。這個思想成為整部著作的基調,讓這部書集中精力探討中國皇權的集中及其權力設置。而在王權衰落的時候,權力又被什麼結構分擔瞭,這也是探討魏晉南北朝國傢權力的重要思路。應該說,這跳齣瞭傳統職官研究的藩籬,走嚮以權力分閤為中心的曆史研究。但是,這種研究其實還是帶有現代政治的立場,即以現代政治來分析傳統權力結構,總有一種現代性的批判味道在其中,反而失去瞭曆史研究的深描和詳盡分析。
评分理論框架較陳舊,東方專製主義陰魂不散,也很少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大概真的是普及讀物之一種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