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的清真寺

慕尼黑的清真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伊恩•约翰逊 Ian Johnson

中文名张彦,普利策奖得主,曾任《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和德国分社社长。现为《纽约时报》《纽约客》《纽约书评》等媒体供稿。除了宏观的经济议题,长期以来,宗教信仰议题一直是伊恩•约翰逊的写作主题,目前他一共出版了三本专著:《野草》(Wild Grass , 2004),《慕尼黑的清真寺》(A Mosque in Munich ,2010)和《中国之魂》(The Souls of China ,2017)。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伊恩•约翰逊
出品人:
页数:296
译者:岳韦
出版时间:2017-3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73992
丛书系列:译文纪实
图书标签:
  • 伊斯兰 
  • 宗教 
  • 历史 
  • 纪实 
  • 译文纪实 
  • 冷战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7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纳粹、中情局、穆斯林兄弟会,

普利策奖得主、《华尔街日报》前德国分社社长,

追踪欧洲伊斯兰激进运动70年!

慕尼黑清真寺与恐怖活动有着令人不安的联系。

1980年代,马哈莫德•阿布赫利马是清真寺的常客。不久后,他就去了美国,1993年,由于试图协助炸毁世贸中心,被判入狱。

1999年,德国警方窃听了达卡赞利的家并跟踪了他在清真寺的接触对象,其中有一位很特别的男士,穆罕默德•阿塔。两年后,阿塔驾驶着第一架飞机撞进了世贸中心。

在其后的数年里,又发生了马德里和伦敦的恐怖事件,而嫌疑对象都是在欧洲出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年轻穆斯林,这让调查人员万分震惊。

对慕尼黑穆斯林的争夺,给西方带来了一种致命的意识形态。

伊斯兰激进主义,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暴力的思想体系,为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在2001年纽约和华盛顿的恐怖袭击中,西方直接体会了这种暴力。而它的历史更为久远,困扰了世界各国好几十年。

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国曾试图争取穆斯林在阿富汗对抗苏联,著名的基地组织就是在那时诞生的。但慕尼黑清真寺还要往前推三十年,那是冷战之初。在这里,德国,穆斯林卷入的是一场心理战,一场观念之争。

整个西欧,穆斯林人数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是美国的四倍。

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并没有逃过伊斯兰世界的眼睛。在这历史性演变的关头,穆兄会已经把自己的根系深深地扎进了西方社会。

没有人能说得清西方对穆兄会既迷恋又排斥的心态。最著名的伊斯兰激进主义组织就是穆斯林兄弟会,正是穆兄会,把清真寺变成了一个实现党派目标的基层政治组织。而穆兄会在西方的几乎所有活动,都起源于运作慕尼黑清真寺的那一小群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基本解惑了美国在对抗苏联的意识形态战斗上,本想利用伊斯兰力量,不成想把自己拉下了水。壮大的伊斯兰已经不在可控,且有自己明确的政治诉求及势力扩张需要,慢慢滋生了恐怖主义,最后反咬一口。 伊斯兰已经不在是一个单纯的宗教,伊斯兰政治化、世俗化难以走回头路。 遗憾...  

评分

书评: 政治博弈中,牵涉到的东西实在太过复杂,非我等小老百姓能够看透。 宗教并非单纯的信仰,和政治的关系实在不浅。 看完这本书,对德国穆斯林的发展史会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但毕竟只是那么薄一本书,而宗教,又是一个牵扯很广的东西,的确很难在一本书里面就讲明白。 本书...  

评分

CCTV4曾经播过一个大约1小时时常的纪录片,讲的是我国最西北部省份的去极端化工作。说是工作,不如叫做斗争可能更好。 事实上,发生在这个省份中的很多问题,都和全球其他地方刚刚和正在发生的变化有着些许的内在一致性,用最简单直观的词语,就是:伊斯兰思想。 信仰信仰,信...  

评分

书评: 政治博弈中,牵涉到的东西实在太过复杂,非我等小老百姓能够看透。 宗教并非单纯的信仰,和政治的关系实在不浅。 看完这本书,对德国穆斯林的发展史会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但毕竟只是那么薄一本书,而宗教,又是一个牵扯很广的东西,的确很难在一本书里面就讲明白。 本书...  

评分

“9.11”爆发之前,德国的情报部门监测到有个叫马豪姆·达卡赞利的叙利亚商人在一个小清真寺作礼拜,与一个很特别的男士穆罕穆德·阿塔有过接触,过了一阵,警方弄不清楚他们有什么事,就放弃了调查。然而,2001年9月11日,阿塔驾驶着第一架飞机撞进美国纽约的世贸中心,震惊了...  

用户评价

评分

西方利用了他们,后来反被他们利用。冷战的苦果,还要西方人来品尝。

评分

心怀鬼胎的各路人马互相利用,最终自食恶果。西方对穆兄会即迷恋又恐惧的根源

评分

3.5。大概算是一个不小的发现,一篇很不错的调查,但文笔、写作条理实在一般,碰到调查重点以外的内容(如一开始的苏联部分)马上就硬伤、偏见乱飞。译文总体很流畅,但专名乱译基本已经是虱多不痒。

评分

西方利用了他们,后来反被他们利用。冷战的苦果,还要西方人来品尝。

评分

作者追寻了伊斯兰激进主义的起源,从二战时纳粹的政策,到二战后美国和西德企图对穆斯林的控制和争夺,穆斯林在这几十年来一直被作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棋子,即使在遭受恐怖主义袭击之后,美国仍未放弃利用穆斯林的企图。但穆斯林有自己的组织和思想体系,其内部也充满了纷争。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造就了穆斯林今日在西方的样态,而我们仍不知它将去往何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