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方法论

法学方法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德]拉伦茨
出品人:
页数:386
译者:陈爱娥
出版时间:2003-10
价格:4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37297
丛书系列:法学译丛
图书标签:
  • 法学 
  • 法学方法论 
  • 拉伦茨 
  • 法理学 
  • 法律 
  • 方法论 
  • 法学方法 
  • 法理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法学方法论》是德国著名法学家卡尔·拉伦茨的一部重要著作,亦是法学理论方面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初至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德国的法学理论及方法论。台湾学者陈爱娥女士所译的这版为节略后的学生版,目的是使读者能够从著者宏大的叙述中辨析源流,迅速获得德国法学理论及方法论的印象和梗概。

正如第五版的“法学方法论”,六版也是以节略的“学生版”来发行的。节略的部分是论及历史、批判性部分的前四章,其主要处理十九世纪初到一次大战结束之间,德国的法律理论及方法论。缩简后的陈述始于介绍本世纪初的利益法学及评价法学。该章及继其之后的体系性部分,则未加变更的进入学生版中。

德国法学中的自明之理及其方法论上的进行方式,直到今天仍有很大的部分植基于19世纪的学术上,例如萨维尼,耶林及其后继者的理论。因此,对于深入理解(包括今日的)方法论上的努力者而言,其仍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版主要是为了满足下述读者的要求:他们希望能比较迅速地获得一个梗概,因此有可能被远远“绕道”到19世纪的《法学方法论》篇幅所惊退。全文版及学生版都各有其购买者,由此显示,对两者的需求都存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经典之作,大多有一点点晦涩。初读之下,竟了无兴趣,但经典终究是经典,需要象邓正来先生所言,慢慢来,自有收获在心。  

评分

(原文是法理学课的结课作业,偏严肃批判,就没有办法吐槽翻译了...) 《法学方法论》是德国民法大家卡尔·拉伦茨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其对法官论证过程的分析对我国当代的方法论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与一般的方法论著作不同。一来,拉伦茨没有简单的遵从形式逻...  

评分

在“法学方法论”缺失与混乱的当代中国,这本书无疑是我们最好的导师!书中对法学方法进行了系统完整的说明与阐述,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拉伦茨的大师风范,而且让我们看到了20世纪德国法学的精华。在本书中始终贯穿着“法律解释”与“价值判断”两条主线,其中“价值判断”更具有...  

评分

1. 拉伦茨教授详述了不同意义上的类型,包括: 第一,平均类型或经常性类型,或整体性类型或形态类型。例如“典型的中型山脉”、“典型的荷兰农舍”,指的是或多或少,其整体足以表现此等山脉特色的特征,然而,这些特征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须同时存在的。这两种类型,都...  

评分

我们经常谈类型化的方法,我写作的时候也尝试着用类型化的方法来研究问题。但究竟什么是类型化的方法? 1. 从前文的分析来看,至少可以在下列意义上使用类型化的方法:在解释某个法条的构成要件时,认为这个构成要件并非概念,而是一种类型。可以将这个方法称之为“概念的类型...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看就知道很有道理,可是我几乎啥也没看懂,结构是西方的,用语有不少是文言文的……翻译你是不是脑子里有坑啊(后来我发现这本是直接把台湾版的翻成了简体字而已

评分

1. 关键是透过法条,寻找法条的价值评价标准,用此标准来评价待判案件;2. 如何寻找前述评价标准,解释标准上有主观标准(立法者意志)和客观标准之辩,拉伦茨主张折中说;解释方法上须先用字义和意义脉络(体系解释)来确定解释之可能性,再依目的性解释的方法寻找最终的标准。3. 但倘若遇到现行法没有可供适用的评价标准时,若属立法计划内者,则属法内的法律续造,须依立法计划与目的进行续造;若属立法计划外者,则属超越法律的法律续造,须依立法目的进行法律续造。4. 前述各种思想活动,均特别重视法律原则;盖因法律原则系直接体现评价标准之陈述。法律原则所组成之体系则属内部体系。内部体系是开放的和包容的,可以衍生出新的法律原则,可以应对变动不居的生活现实。5. 私见:法学者之研究目标在于建立评价体系用以解决法律问题

评分

最近急需通俗文学拯救

评分

需要第二遍的阅读。

评分

这本书整整读了我一个月,但是我可否认,非常棒!!给译者32个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