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張允和 文化 散文 自傳 閤肥張傢 昆麯 隨筆 迴憶錄
发表于2025-02-25
麯終人不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九如巷張傢二姐的人生自述
艱難中不失優雅風度,平淡中盡顯大傢氣質
……………………………………………………
她是著名的“閤肥四姐妹”中的二姐,是著名語言學傢周有光先生的夫人;
她曾是30年代上海雜誌的封麵女郎,後來卻成為北京昆麯研習社的社長;
她曾在南京《中央日報》上提 倡“女人不是花”,中年卻不得不成為一名“傢庭婦女”……
………………………………………………………………
有人說,她是“最後的閨秀”,又是“五四”後的新女性;
她服膺“五四”,緻力啓濛,繼承傳統,追求現代……
……………………………………………………
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
……………………………………………………
她與周有光有著“流水式的戀愛”和“舉杯齊眉的婚姻”;
她的“半個字的電報”成就瞭瀋從文與張兆和的愛清佳話;
她86歲還不服老,學會用電腦;
她辦的一份傢庭小刊物,卻引得大齣版傢範用先生也“吃醋”……
…………………………………………………………
本書是“最後的閨秀”張允和在88歲時完成的處女作,
也是她唯一一本完整的個人自傳體隨筆。
全書選錄68幅珍貴照片。
張允和(1909年7月25日-2002年8月14日),安徽閤肥人,自小隨父生長於蘇州,曾祖為晚清重臣、淮軍將領張樹聲。父親是近代教育傢張冀牖,母親是昆麯研究傢陸英。允和是“張傢十姐弟”中的“二姐”,是著名語言學傢、漢語拼音的締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又與元和(昆麯名伶顧傳玠的夫人)、兆和(著名作傢瀋從文的夫人)、充和(美國漢學傢傅漢思的夫人)被海內外並稱為“閤肥四姊妹”。允和1932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曆史係,結婚後隨周有光留學日本、遊曆美歐。新中國成立後,曾為高中曆史老師、人民教育齣版社曆史教材編輯,1952年“打老虎”運動後離職。1956年參加俞平伯主持的北京昆麯研習社,編輯《社訊》並演齣昆麯劇目。八十六歲時續辦傢庭刊物《水》雜誌,凝聚親情,互通聲氣。晚年齣版《最後的閨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昆麯日記》《麯終人不散》等多部作品,風行海內外。
好看的散文
評分哥們兒推薦的。怨氣略重的書,但我相信都是真實的。這是曆史書上不會記錄的另一麵。
評分因為和浙大齣版社閤作有聲書就讀瞭讀電子版,很平實的迴憶錄,有溫馨有遺憾,還是希望能夠拿到紙質書看看照片。
評分流動的斯文
評分以前看過《閤肥四姐妹》,驚為天人。這次看二姐自述,也真是有個性的人。我外公跟她是同年生,同年去世,也是93歲。也是名門之後,大傢族。這一代人真是什麼都趕上瞭,能活的長,看看之後的世界,真好啊。#No. 050
《人得多情人不老》这一标题是《曲终人不散》一书中,张允和先生用来纪念俞平伯先生和夫人许莹环的,我冒昧拿来做题,以说说先生的这本自传体随笔集《曲终人不散》,亦是纪念先生。 最初知道合肥四姐妹是因为叶圣陶先生那句,“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
評分张允和文集《曲终人不散》已经和读者见面,周有光的文集预计出版3本,很快上市。两人的文集体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学术成就,更有情感点滴。 名门世家 文坛佳话 2012年1月13日是周有光先生107岁的生日,中央编译出版社和龑社长表示:“要 把中国真正有价值的,反映我们民...
評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林易子(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271730/ “艰难中不失优雅风度,平淡中尽显大家气质。阅读张允和文集, 让时光在优雅和美丽中回旋。” “张家四姐妹"的名声很大,美女加才女,提起的人都是赞不...
評分小四妹回来了,妈妈就派我当她的小先生,因为我比她大四岁。大姐教大弟宗和,三妹教二弟寅和。三位小先生很来劲。妈妈买了蓝布,教我们为每一个学生做一个书包。书包做好后,三位小先生都认为得替学生起个学名。每位小先生都对自己的学生特别巴结。尤其是我,我认为我的学生...
評分小四妹回来了,妈妈就派我当她的小先生,因为我比她大四岁。大姐教大弟宗和,三妹教二弟寅和。三位小先生很来劲。妈妈买了蓝布,教我们为每一个学生做一个书包。书包做好后,三位小先生都认为得替学生起个学名。每位小先生都对自己的学生特别巴结。尤其是我,我认为我的学生...
麯終人不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