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纪实 农村 社会学 梁鸿 中国 社会 非虚构 理想国
发表于2025-02-24
出梁庄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家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前后历时五年,铸就《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关于每个人都在沦陷的故乡,关于每个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关于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本次率先出发的是《出梁庄记》,《出梁庄记》是作家梁鸿继《中国在梁庄》之后集中书写离开梁庄去外地打工的父老乡亲生存状态的非虚构作品。此书由梁鸿探访10余座省市、400余位打工者,以200万字图文资料整理撰写而成,是“梁庄”范本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最细节的观察。
梁鸿,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著有文学代表作《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神圣家族》等;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中原五作家论》《新启蒙话语建构:〈受活〉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社会》《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等。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首届青年作家以及《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度“中国娇子青年领袖”等。
这本书只是记录了一些现象,没有提炼出多好的观点。之前读的《乡土中国》才是一语中的。
评分曾经以为自己已经理解农民工很多,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是冰山一角。长大以后,很少遇到一本可以读得热泪盈眶的书。
评分再写实的作品也敌不过荒诞的生活
评分这是看的第三本梁庄,真的太喜欢梁鸿写的梁庄了。但这本不如之前看的几本有意思。
评分这不是什么农民的疼痛,这是关于一代又一代底层百姓如何被活着磨成齑粉,被活着调和成水泥,被活着灌注进共和国的地基的记录。当然,比之前搞温州人类学那位要细腻的多,也文采飞扬得多。不过还是能感受到受过学术训练的作者对话语鸿沟的茫然。过早丧失乡族经历导致了双方站在人生的两岸,内心激荡而不知所措,沟通往往在抗拒、冷淡、夸大和演义之间波动,如同吉他和音箱之间失控的overdrive效果器在断断续续的工作。
用梁鸿自己的话说,《出梁庄记》的基调是压抑的:从开头到结尾,书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死亡。 死亡带给人的震撼是毋庸赘言的,但更令人揪心的,是那些依然活着的人们。 在中国的土地上,人只分为两种:已故者和幸存者。若说两种人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同样...
评分整本书主要是记录“农民工”的生活经历,这个记录是很有必要的。遗憾的是,梁的书基本上没有什么分析,仅仅是将歧视、剥削、相亲、城乡经济等内容从“农民工”的口吻说了出来,但我读完感觉没什么新收获,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对这些问题有新的认识。不过,相比于《崖边报告》那样...
评分整本书主要是记录“农民工”的生活经历,这个记录是很有必要的。遗憾的是,梁的书基本上没有什么分析,仅仅是将歧视、剥削、相亲、城乡经济等内容从“农民工”的口吻说了出来,但我读完感觉没什么新收获,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对这些问题有新的认识。不过,相比于《崖边报告》那样...
评分这本书看了前前后后快一个星期,现实到扎眼。 1. 小时候,我经常听外婆和邻居奶奶们在樟树下端着饭碗谈天,内容包括谁家娶了媳妇,谁家的女儿怀了孕或者离了婚,谁家的儿子在哪哪打工赚到了钱,谁家的儿子在哪哪打工,没赚到钱。 这些谈话简直是我的启蒙教育,我在这里听到了...
评分这本书看了前前后后快一个星期,现实到扎眼。 1. 小时候,我经常听外婆和邻居奶奶们在樟树下端着饭碗谈天,内容包括谁家娶了媳妇,谁家的女儿怀了孕或者离了婚,谁家的儿子在哪哪打工赚到了钱,谁家的儿子在哪哪打工,没赚到钱。 这些谈话简直是我的启蒙教育,我在这里听到了...
出梁庄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